分享缩略图
机油液位检查, 冷车还是热车? 这差别可大了
来源:上海热线 2025-05-07 03:09:34
大字

各位车主朋友们,在日常养车过程中,检查机油液位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操作。但你有没有纠结过,到底该在凉车时检查,还是热车时检查呢?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大有学问,要是做错了,得到的结果可就不准确啦,甚至可能影响你对车辆状况的判断。今天咱就好好唠唠这事儿。

咱们都知道,凉车和热车时,机油液位是不一样的。为啥会这样呢?当车凉着的时候,机油温度低,流动性没那么好,都老老实实地待在油底壳里,这时候机油液位相对就高一些。而一旦车跑热了,机油温度升高,它就像被 “激活” 了一样,开始膨胀,体积变大。与此同时,机油泵也没闲着,它把机油输送到发动机的各个角落,像发动机顶端、活塞周围这些需要润滑的地方,到处都充满了机油。这么一来,留在油底壳里的机油自然就少了,液位也就跟着降低。就好比一个大水池,水都被分到各个小管道里了,水池里的水位肯定就下降啦。

那到底该啥时候检查机油液位呢?其实啊,凉车和热车状态下都能检查,但有个关键前提,就是得等机油都流回到油底壳之后再测,这时候的结果才最靠谱。

先来说说凉车检查。这可以说是最标准的检查方式了。比如你的车停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还没打火之前,或者熄火已经两三个小时,车彻底凉透了,这时候直接拔出机油尺检查就行。因为经过这么长时间,机油早就安安静静地回流到油底壳了,测量出来的数据那叫一个准。打个比方,这就像你把一杯水倒在盆里,等水面完全平静下来再测量水位,得到的结果肯定准确无误。

再讲讲热车检查。热车检查又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车辆已经充分热起来了,水温都达到正常工作温度 90 度了,这时候熄火,等个十分钟左右就可以查看机油液位了。为啥等十分钟呢?因为这时候机油温度高,比较 “稀”,流动性好,十分钟的时间,基本都能流回到油底壳了。虽说这个结果比不上凉车检查那么精确,但误差也在能接受的范围内,就像你用不太精准的秤称东西,虽然数值不太准,但也能大概知道个范围。第二种情况就有点特殊了,假设你刚打着火三分钟,车还没热乎起来呢,突然想起来还没检查机油,然后赶紧熄火。这时候可得多等一会儿,大概二十分钟左右。为啥呢?因为这时候机油温度低,比较 “稠”,流动性差,机油从发动机顶部回流到油底壳,全靠自身重力,速度那叫一个慢啊。就好比你让一杯浓稠的酸奶慢慢倒流,肯定比水要花更多时间。等二十分钟后再检查,结果和最准确的数值也就差不了多少了。

不管是凉车还是热车检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一定要把车停在平坦的地面上。要是停车的地面不平,机油在油底壳里分布不均匀,就像水在倾斜的盆里一边高一边低,那你测出来的液位肯定有偏差,这数据也就没啥参考价值了。

那机油液位在什么范围内才正常呢?一般来说,只要液位在机油尺的最低刻度线和最高刻度线之间,那就没问题。不过要是你的车有点烧机油的情况,那就可以让液位稍微高一点,比如接近最高刻度,这样能预防在行驶过程中机油液位降得太低。举个例子,如果把机油液位比作汽车的 “健康值”,在正常范围内,汽车这个 “小身体” 就能健康运转。要是液位快接近最低刻度了,虽说目前还能正常工作,但咱也得留个心眼,及时补充机油,以防万一。

具体到凉车和热车的液位标准,也有点小区别。通常冷车没打火的时候检查,液位在机油尺四分之三的高度,或者达到最高刻度,这都是符合标准的。而热车检查呢,熄火后马上检查的话,液位在二分之一的高度,或者再稍微低一点,基本就算正常。

说了这么多,大家对机油液位检查应该心里有数了吧。正确检查机油液位,就像给爱车做一次小小的体检,能让你及时掌握车辆的健康状况。各位车主朋友们,赶紧动手检查一下自己爱车的机油液位吧,记得按照正确的方法来哦!要是觉得这篇文章有用,就请动动你发财的小手点赞关注,祝大家都能顺顺利利,一路发财!

分享到
037165901996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