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L9在强调“超级奶爸”的标签,问界M9则依靠着智能生态方面的优势成功打入高端市场,而这些强势的新势力们给传统车企进军全尺寸旗舰SUV市场的余地似乎并不多了。不过,当我们看到在SPA Evo架构上量产的领克900带着EM-P智能电混系统,还有千里浩瀚辅助驾驶系统、骁遥电池、天地门等不同软硬件到来时,我们就知道了这个“9系”市场还远远没有到尘埃落定的时候。
领克900在车身风格上与我们开头提到的两者有相似,但也有明显的风格差异。这毕竟是一款拥有3160mm大轴距的六座SUV,5240/1999/1810mm的三围放在同级中没太多对手,就算是遇上理想L9、问界M9,它照样能在每一项数据上小幅领先,而更别提50-55mm的显著轴距优势了。不过,除了整车结构上依旧挺拔外,它身上既通过大灯组、三层车头结构打造出了理想L9那样的辨识度,又通过笔直的型格与线条处置,强调了类似问界M9的商务属性。
就像我们提到的,领克900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无论是线条处置,还是悬浮式车顶对比另外两款车型都显得更为硬朗一些。同时,车辆还有特殊的悬浮式外后视镜结构、有更接近于硬派SUV的侧裙包围,而车顶结构中除了部分车型B柱利用镀铬饰板带来的撞色外,它在结构处置中采用的无边框样式都给人一种类似路虎揽胜的前卫感。
不过,比起设计感十足的车头与侧身,领克900的车尾倒是干练不少。整个车尾除了顶部的黑色扰流板与中央的贯穿式灯组外,没有再提供多余的配件设计。不过,尾门靠近底部的缝隙,还是表明了它会采用类似路虎发现的天地门设计,以实现更多后备厢功能的拓展。
内饰方面,领克900的30英寸6K一体屏无疑是舱内最醒目的,对比理想L9的双屏组合,它的一体式设计在科技感上更强烈。同时,双辐式方向盘前端除了有12.66英寸长条仪表、95英寸AR-HUD抬头显示外,其本身也集成了电子怀档、提供了数字触控,搭配细节处的氛围灯带、纹理金属装饰,还有车门上超大号的金属扬声器罩等等,舱内还是把科技感作为了表达豪华性的第一选项。
或许从视觉冲击力来说,领克900对比问界M9有所差异,但无论是用料,还是工艺细节,都不逊于这些定价高于自己的对手。同时,领克900还拥有高通骁龙8295支持的LYNK Flyme Auto,高配还能获得双芯片支持,不仅能通过应用商店、分屏显示来支持多样化功能,CarPlay/CarLife/HiCar/Flymelink四大互联方式,实现了100%手机生态覆盖。同时,芯片带来的算力冗余,也使得它的多屏联动弄,还有后排30英寸6K吸顶屏的交互显得更加顺畅,配合标配的23扬哈曼卡顿杜比全景声音响、智能香氛、冷暖冰箱等一系列配置,舱内氛围那是相当出色的。
当然,毕竟是一台为多乘员提供支持的SUV,领克900的豪华在舒适方面也很不错。除了双排通风/记忆、三排加热/按摩外,车辆二排还提供了550mm滑轨、三排支持125mm前后调节,空间内的灵活度与综合实用性可见一斑。
辅助驾驶方面,领克900全系都布局了包含126线激光雷达在内的31个感知硬件,高配还会额外增加一个内置摄像头,并将英伟达Orin-X芯片升级为量产首发的英伟达Thor芯片。在全系均支持高快城领航辅助、记忆泊车等功能的情况下,领克900还能得到车载卫星通信支持,并通过千里浩瀚辅助驾驶方案来覆盖更多行泊场景。
动力方面,领克900的EM-P智能电混系统提供了1.5T双电机、2.0T双电机以及2.0T三电机三套组合,匹配3挡DHT专用变速箱,系统综合功率分别可达530kW/540kW/650kW、综合扭矩对应为1000N·m/1038N·m/1248N·m,最快可在4.3秒内破百。同时,车辆还拥有最高280km(CLTC)纯电续航、1443km(CLTC)综合续航,而2.0T版本搭载宁德时代骁遥电池后,还支持17分钟20-80%快充。
底盘方面,领克900搭载了前双叉臂+后五连杆式独立悬架组合,并可升级CDC减振器+闭式双腔空悬组合。其中,智能魔毯功能对路面预判有较高的积极性与精准度,相较于奔驰的魔术车身也不会逊色太多。同时,得益于后桥双轮边电机,领克900还带来了蟹行模式、10°后轮转向等功能,狭窄空间中的综合灵活性也没什么问题。
写在最后
从目前的全尺寸SUV来看,问界M9虽然已经用出众的销售量证明了自己,但其更大程度上都是“以小打大”、以更低价位竞争更高端市场的路线。而比理想L9、问界M9便宜了10-16万元的领克900,却有能力做到“大小通吃”,既能竞争全尺寸市场,也能向下与理想L8,甚至是理想L7竞争,这算不算是传统车企向高端新势力发起的反击呢?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