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购买安装的电动汽车家用充电桩,实际上类似大号插线板,通常桩内是没有电能表的,需向电网申请安装独立的电能表实现电费计量。
商用充电桩作为向车主提供充电服务的运营桩,以充电度数为基准收取费用,不管是交流充电桩还是直流充电桩,桩内应该都有安装电能表。
以商用充电桩较为普遍的直流充电桩为例,都会有这种为每把充电枪计量充电度数的电能表。
但为什么,有的商用充电桩,里面就没有电能表呢?那么这种充电桩极有可能采用板载电能计量方案。
没有电表,板载计量
NO.1芯片级方案
该方案通过在主控板上搭载计量芯片实现电量计量,无需额外安装电能表。
在实际应用中, 芯片级方案存在铅封难以施加、计量认证通过率低等问题,为后续的使用埋下隐患。
NO.2模块级方案
采用第三方计量模块,主控板读取模块数据完成计量。
但它同样面临着认证难题,而且由于模块与主控板耦合度较高, 可能会对充电桩的长期稳定性造成影响。
那么,为什么充电桩要采用这种没有电能表实体的板载计量方案呢?归根结底就是为了:省钱!
省去单独购买电能表的费用。
方便动手脚,板载计量通常支持调表功能,多计算电费那都是小儿科。
省工时费,充电桩企生产这种充电桩时,免去了安装调试电能表的工序。
采用板载计量,无非是桩企降本增效的一种方式,还给充电运营商在电费上留有动手脚的可能。
而这几乎都是小微桩企才会这样做。并且对于板载计量而言,如果其独立于主控板,且功能仅为电量计量,那么必须通过CPA认证。若板载计量与主控板深度耦合,由于难以进行独立封印或功能复杂难以通过认证。
电动汽车充电桩行业发展到如今,急需规范化、标准化发展。“自 2026 年 8 月 1 日起,未获得 3C 认证证书和标注认证标志的电动汽车供电设备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这将有力地淘汰那些生产工艺落后、质量管控不严的小微企业和问题产品,改善当前充电桩市场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的现状,减少市场上的劣质产品供应,提高市场整体质量水平,推动充电桩行业向规模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总之,充电桩被纳入 3C 认证后,对桩企而言意味着必须提升产品质量、加强质量管理以获得认证,否则无法在市场立足,防止出现 “劣币驱逐良币” 现象,那么这种商用充电桩内没有电能表的现象,也将随之消失。
▌作者介绍:徐昌国,男,现任职于浙江瑞银电子有限公司(工业事业部),主要负责新能源电力计量仪表(充电桩电能表等)技术咨询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