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30万+车型销量榜单都出来了,BBA还是那么稳,国产新能源也支棱起来了,这榜单背后难道就只是简单的销量数字?消费者真就闭着眼冲销量高的买?
说白了,高端汽车市场这潭水深着呢。别看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
先说说这硬派越野,坦克500新能源能挤进榜单,你品,你细品,是不是有点出乎意料? 在咱们的印象里,高端市场那都是BBA的豪华轿车和SUV的地盘,谁能想到一辆硬派越野也能来分一杯羹?数据说话,坦克500新能源卖了12507辆,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为啥它能火?现在人的需求那是越来越多样化了。以前有钱人就想买个舒服豪华的,现在呢,有人就喜欢这种能翻山越岭的硬汉风。新能源这玩意儿确实香,开着坦克去越野,还能省点油钱,何乐而不为?而且坦克500新能源在越野圈子里口碑一直不错,回头客多,加上新能源的加持,销量自然就上去了。也不排除有些人就是图个新鲜,想体验一下开着新能源坦克去“诗和远方”的感觉。
再看看曾经的新能源“扛把子”蔚来ES6,现在有点“泯然众人矣”的意思。一季度卖了9109辆,排在第20名,这成绩放以前那可是能吹一阵子的,现在只能说差点意思。
为啥ES6不行了?一方面,竞争对手太多了,比亚迪、理想、问界,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似的,新车一辆接一辆,抢走了不少市场份额。ES6也到了该换代的时候了,消费者都等着新款出来呢,谁还愿意买老款?而且,蔚来换电模式虽然是个亮点,但换电站的普及速度还是跟不上,续航焦虑依旧存在。说白了,蔚来现在有点“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的意思。
理想汽车算是把“家庭牌”给玩明白了。L7、L8、L9三款车,一水儿的家庭用车定位,空间大、配置高、增程式动力,妥妥的“奶爸车”。而且理想在营销上也下足了功夫,什么“二胎家庭首选”、“移动的家”,把家庭用户的心思拿捏得死死的。数据说话,L7卖了20928辆,L8卖了12938辆,L9卖了12210辆,三款车都进了榜单前20,这成绩,没话说。
你看理想汽车,车内配置什么“亲子模式”,宣传也都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场景,这就是精准定位的力量。理想的增程式动力也功不可没,解决了里程焦虑,让消费者可以放心地带着一家老小去郊游。理想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技术含量不高,增程式动力始终是个过渡方案。
问界M9,华为深度赋能,含着金钥匙出生,一上市就自带光环。一季度卖了22388辆,排在第九名,成绩不错。问界M9的订单量远不止这个数,产能才是它最大的瓶颈。华为的技术确实牛,但是造车这玩意儿,光有技术还不行,还得有足够的产能才能把订单变成销量。
现在问界M9最大的问题就是“等车时间太长”,消费者等得不耐烦了,可能就转投其他品牌了。问界现在最要紧的就是提高产能,把车尽快交付到消费者手中。
再说说宝马X5,国产化之后,销量蹭蹭往上涨。以前X5都是进口的,价格高高在上,普通老百姓只能看看。国产化之后,价格下来了,销量自然就上去了。一季度,宝马X5卖了17615辆,这数据说明国产化策略是成功的。
国产化确实能降低成本,提升销量,品质一定要保证。如果国产X5的质量不如进口的,那消费者肯定不买账。宝马在国产化的一定要把好质量关,维护好品牌形象。
最后说说BBA,虽然面临新能源的冲击,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BBA依旧是高端市场的老大。奥迪A6L卖了42901辆,宝马3系卖了33653辆,奥迪Q5L卖了32800辆,奔驰GLC卖了32773辆,奔驰C级卖了31730辆,奔驰E级卖了31252辆,BBA包揽了榜单前六名,这实力,真不是盖的。
BBA能稳坐钓鱼台,一方面是因为品牌影响力大,消费者认可度高。BBA的价格也越来越亲民了,终端优惠力度很大,直接和一些中端车型抢市场。BBA也不能光靠降价来保量,还得在技术上有所突破,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高端汽车市场,风云变幻,谁能笑到还真不好说。
这年头,买车就跟选对象一样,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