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华为在深圳举办鸿蒙电脑技术与生态沟通会,正式推出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鸿蒙电脑”,标志着国产操作系统在个人电脑(PC)领域实现里程碑式突破。华为终端宣布全面进入“鸿蒙时代”,华为智慧办公全新升级为鸿蒙办公。
据悉,鸿蒙电脑历经5年研发,集结上万名工程师与20多家研究所,积累超2700项核心专利,重构技术架构。其搭载的HarmonyOS5依托分布式软总线技术,可实现手机、平板、电脑三设备键鼠共享。不过,鸿蒙电脑也面临挑战,微软Windows占据超70%市场份额,生态壁垒高。当前,华为采取政企先行、吸引个人用户、开源共建等策略,在数字化转型和万物互联时代,鸿蒙PC能否成功破局、引领国产操作系统崛起呢?
鸿蒙自研,5年2700项专利重构系统内核
自2016年进军PC电脑领域以来,华为凭借通信技术积累与硬件设计能力,迅速跻身市场主流。Canalys数据显示,2024年,华为以430万台出货量、11%的份额位居中国大陆PC市场第二。然而,华为PC发展并非一帆风顺。2019年美国制裁导致Windows系统供应受限,迫使华为加速转向鸿蒙电脑研发。2024年9月,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表示,华为PC将全面采用鸿蒙系统,同年11月鸿蒙平板的亮相为PC端生态奠定基础。
幸运的是,鸿蒙电脑历经5年布局,集结上万名工程师、联合20多家研究所研发,积累超2700项核心专利,从内核重构操作系统,还引入AI和智慧交互功能,带来智慧流畅体验。目前已有300多个融合生态应用完成适配,预计年底超2000个。
华为终端BG平板与PC产品线总裁朱懂东表示,鸿蒙操作系统是华为开发的全场景智能系统,2015年立项,不到10年就走完同行30年历程。2019年正式发布,2021年搭载到智能手机。近年来系统不断演进,2023年9月华为全面启动鸿蒙应用,完全使用自主“内核”,开发不再依赖其他系统开源代码。如今,鸿蒙操作系统生态设备突破10亿台,注册开发者达720万,代码超1.1亿行,实现全栈自研。
挑战重重,分步策略能否助其破局突围
值得注意的是,鸿蒙PC虽技术优势明显,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微软Windows在全球PC市场占据超70%份额,用户习惯迁移成本高,且PC应用场景复杂,像3D建模、专业软件适配难度大,在硬件与开发者生态方面,鸿蒙PC与现有主流系统存在差距亟待弥补。
业内相关人士表示,当前,华为针对这些挑战采取分步策略。其中,政企市场打响“卡位战”,将其作为首要突破口,以安全为支点撬动需求。消费市场开展“体验战”,以多设备协同构建黏性,用“硬件+软件+服务”组合拳提升用户迁移意愿。开源生态发起“联盟战”,开放底层接口,以技术共享换生态规模,未来将针对PC端推出专项激励政策,有望瓦解Windows生态垄断。
当天资本市场反应印证了鸿蒙PC的战略价值。截至8日16时,鸿蒙概念股单日涨幅超5%,有方科技、东方中科、东华软件等多家生态伙伴涨停,彰显了市场对国产替代的信心。从产业层面看,鸿蒙PC填补了国产操作系统空白,还可能引发“鲶鱼效应”,倒逼Windows降价、推动本土软硬件企业技术升级。在万物智联时代,操作系统竞争从单点转向生态,华为能否凭借“端边云”协同优势构建新秩序,关乎中国在全球数字产业的话语权。这场突围战或许才拉开序幕。
主持人|记者潘亮
图|记者潘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