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车》原创新车报道:领克900上市了,这台定位旗舰级SUV的新能源大型SUV,它的攻击性甚至比“蔚小理”、比亚迪等车型都要更强。但领克900这台车,又能否狙击如今在市场当中空前火爆的问界M8呢?接下来跟着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
4月28日,领克大型SUV——领克900正式上市,4款新车的官方指导价格30.99-41.69万元,限时售价区间为28.99-39.69万元;反观问界M8则在4月20日完成上市,共推出6款车型,售价区间为35.98-44.98万元。
作为领克品牌当前的大型旗舰SUV,领克900自亮相以来就被拿来与问界M8等选手较量,针锋相对的意图很明显,两款车在尺寸、动力、配置上各有绝活,今天我们就从真实用车场景出发,看看谁更值得掏腰包。
问界M8车系里有3款5座和3款6座总计6款车型,想买新能源大型SUV用户,5座就不用看了,多功能性和座舱内的后排舒适性体验,都不及6座车,不过问界M8的6座入门级Max版小电池选的人不是很多,所以我们选取售价39.98万的增程Max+版本6座,与36.69万的领克900 2.0T Ultra版进行对比,这两台车差价3.29万,接下来咱们看看它们到底差哪儿了?
▲ 尺寸和动力对比
领克900车长超5.2米,轴距3.16米,三排六座布局下,创造了88%的得房率,以及1293mm的车内空间高度,另外新车二排还配备180°旋转座椅,搭配550mm滑轨,轻松实现“面对面社交模式”。
无论是家庭露营还是商务接待,领克900这台车都能胜任。新车1.1m的宽度很可观,配合全系标配的Nappa真皮座椅(含加热/按摩),即便长途乘坐也不憋屈。储物方面,满员后备箱可装5个登机箱,放倒座椅后容积直达1070L(顶配车型1050L),露营装备随便塞。
即使问界M8同样定位新能源大型SUV,车长5190mm、轴距3105mm,长度和轴距相对领克900均不占优势。前两排舒适性不错,但第三排对体型较大的乘客稍显局促,且零重力座椅需中配以上才有,价格已接近领克900顶配。但需要注意的是,问界M8的后备箱容积达到392L-1323L,储物能力的确要更胜一筹,但车里空间灵活性和舒适性,领克900显然更适合多口之家。
综合来说,问界M8的轴距稍短,其三排空间相对狭窄,乘客的腿部和头部空间受限。第二排座椅功能单一,既无旋转功能,滑轨也较短,影响进出便利性和乘坐灵活性,反观领克900在空间方面的优势,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于多人舒适性乘坐需求,为消费者带来更舒适、便捷的出行体验。
▲ 技术路线决定性格
动力形式其实就是双车分水岭了,领克900全系采用EM-P插混系统,提供了多达三套动力方案,不得不说吉利汽车的混动技术路线是真阔气,领克900的Ultra版采用了2.0T发动机,与之搭配的3DHT变速箱采用P1+P2电机布置,后桥则提供了单P4电机,系统综合最大功率540kW,系统综合最大扭矩1038牛·米,百公里加速4秒6;
问界M8则依旧坚持增程路线,日常用电、长途烧油,392kW的前后电机输出,虽然已经可以满足代步需求了,但领克900的2.0T版本输出,在高速超车时底气明显更足,而且有了P2电机的布置,可实现纯电、串联增程、发动机单独直驱和油电并联四种驱动模式,这点对常跑长途的用户很关键,不仅做到了油耗上的平衡性,对于长途出行的稳定性来说也得到了保障。
▲ 算法派VS硬件派
拉开车门,双车都是当下新能源车该有的样子,并且均是旗舰级智能座舱水平。首先领克900前排搭载12.6英寸仪表+30英寸6K一体屏,内置双骁龙8295芯片和Flyme Auto车机,支持六区语音交互、AR导航和AI大模型联动。驾驶辅助层面,新车英伟达Thor高算力芯片,与之搭配的是千里浩瀚H7驾驶辅助系统,支持高速NOA、泊车等等。
问界M8的鸿蒙座舱4.0则是“生态王者”,配备15.6英寸中控屏+12.3英寸仪表+副驾娱乐屏,三屏互联丝滑无卡顿。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搭载华为ADS 3.3,双激光雷达加持,支持全场景端到端辅助驾驶,建模路况、代客泊车等功能,成熟度在行业当中有目共睹。
领克900和问界M8的座舱体验来说各有千秋,问界M8强在算法与生态,领克900胜在硬件堆料,当然生态上也不赖,智能化体验对于一般用户来说足够了,所以在智能座舱和座驾维度,主要取决于你更看重“黑科技”还是“高算力”。
▲ 关于性价比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感受到领克900的核心卖点很明确——全尺寸空间+豪华配置+高性能体验,再叠加SPA Evo架构的沃尔沃安全基因和吉利技术背书,主打“豪华不贵”的性价比路线,这价格、这定位基本就是“六边形战士”的存在,真心能打!
而问界M8则主打华为高阶智驾+超长续航。依托华为ADS智能驾驶辅助和鸿蒙座舱4.0,它更吸引偏爱智能科技的消费者。不过从价格看,问界M8的入门款已接近领克900顶配版本,论性价比,领克900的优势更突出。
▲ 选购建议:按需选择不踩坑!
经过几大维度的对比,领克900和问界M8的性格差异还挺明显的。先来说领克900,这车适合追求驾驶质感和长途无忧的务实派,后轮转向和燃油经济性水平对家庭用户很友好,大空间、高配置它都有,还有一大堆智能科技加持,性价比层面在这个级别没得挑。
问界M8呢,主要适合华为生态忠实用户,依赖鸿蒙互联,且更看重辅助驾驶成熟度的用户。简单来说,这车就是科技控的首选,华为全家桶用户可以闭眼入。
事实上,不论是问界M8还是领克900上市后,都得到了不少用户真金白银的支持。问界M8上市1小时,大定突破2万辆;领克900上市一小时大定数量则突破了万辆。那么为什么领克900在车价相对更低的情况下,面对问界M8还是有点力不从心呢?
我觉得首先不是产品力的原因,领克900确实很强,多达三套插混系统可选余地很丰富,而且技术路线上又比问界M8的双电机增程,无论是稳定性还是性能层面都更加出众。
其次,领克900的底盘调校也的确要强于问界M8。领克900得益于SPA Evo架构的加持,底盘给了前双叉臂、后多连杆,搭载了双腔闭式空气悬架+CDC的组合,这配置规格超有诚意,而且这车就在城市正常开的工况,保留了一定的韧性和少量的路感,过烂路质感反馈拿捏也是恰到好处,既不会觉得不舒服,又没有开船的摇晃感。
问界M8的底盘硬件给得也是很高规格,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独立悬架,还有空悬和可变悬架功能等,但调校上跟领克900还是差了一截,就算舒适性维度是在线的,但就是太软了,开起来忽忽悠悠,还是问界车子的老问题,对于细分人群来说其实没有领克900那么广。
在驾驶性、空间和车价等多个维度,其实领克900都是要优于问界M8的,但用户更多的选择后者的原因,我想还是为了智能驾驶辅助买单。问界M8这次上了HUAWEI ADS 3.3,这玩意儿在行业当中几乎没什么喷点,代表了行业当中智能驾驶辅助T0水平。
但领克900不是,新车即便首发搭载英伟达Thor芯片,同时给到了千里浩瀚辅助驾驶H7版本,具备车位到车位的辅助驾驶功能,但综合体验来说,其实是不如问界M8的,这点对于潜在用户来说确实是比较纠结的一个点。
此外,买问界M8和M9的用户,其实是70后偏多一些,而选择领克900的用户则大多偏向90后人群,受众群体的差异性还是蛮大的。
最后提醒大家:在双车之间犹豫不决的用户,建议提前到店试驾,多比比感受和智能驾驶辅助的使用体验等等,才是选车之前的正确打开方式。另外近期各品牌权益政策变化频繁,建议到店试驾时重点关注充电条件、售后网点等长期使用因素。毕竟车是拿来用的,适合自己的才是真香!
《我有车》总结:通过以上多维度的对比,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领克900在价格、动力、智能配置以及空间等方面,都展现出了比问界M8更强的产品力和性价比。不过问界M8则给到了鸿蒙智舱以及途灵底盘等,同时在华为ADS驾驶辅助上也是很有看点,差异化的确不小。所以还是那句话,两台车选起来并不难,结合您的首要用车需求进行决定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