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换成电车后的真实感受:使用5年,有些话不吐不快,太真实!
谁跟你说换了电车就一定能省下一大笔钱?
你信吗?
反正我一开始是信了,结果嘛,五年开下来,有些话真的是不吐不快啊!
2020年,我脑子一热,把开了八年的老伙计——本田雅阁给卖了,换了台当时挺火的国产电动车。
周围人都说我疯了,说啥的都有,续航焦虑、充电难、二手车没人要... 简直是“劝退三连”。
可我当时就觉得,这电动车是未来的趋势,得赶赶时髦。
五年过去,这台电车陪我跑了12万多公里,经历了三次电池容量衰减检测,一次电机维修,还有无数次充电桩前望眼欲穿的等待。
这五年,也算是见证了电动车从“香饽饽”变成“家常便饭”。
今天,我就来好好扒一扒这五年来的真实体验,不吹不黑,只讲人话。
刚换电车那会儿,我可没少闹心。
就说这小区充电桩改造吧,简直是一场“宫斗剧”。
2021年5月,我们小区打算把原本那可怜巴巴的6个充电桩扩容到37个。
你猜怎么着?
那些开油车的邻居可不乐意了,说我们电动车主占用了公共资源,还说充电桩有安全隐患。
那段时间,我天天跟物业、居委会扯皮,还得耐心跟那些“老顽固”解释,说电动车充电其实很安全,而且以后肯定会越来越方便。
说白了,就是为了争取我们电动车主的合法权益。
结果呢?
有些邻居还是不依不饶,甚至还发生了点肢体冲突,想想也是醉了。
好不容易,到了2021年8月,这充电桩改造算是完成了。
可你以为这就万事大吉了吗?
Naive!
有些邻居还是对我们电动车主耿耿于怀,见面都懒得打招呼。
这让我深刻体会到,电动车普及,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个社会问题,需要大家相互理解和包容。
除了充电桩,这续航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尤其是到了冬天,那简直是“打骨折”啊!
2022年1月,北京来了场“霸王级寒潮”,零下十几度的低温,直接把我的电动车续航干到了“解放前”。
原本官方标称510公里的续航,硬生生缩水到280公里左右,这落差,你品,你细品!
那时候,我每天都提心吊胆的,生怕半路“趴窝”。
为了省电,我不得不缩短出行距离,减少暖风使用,简直是“人在囧途”啊!
你以为续航焦虑只有冬天有?
NoNoNo!
长途出行才是对电动车的终极考验。
2023年7月,我心血来潮,打算开着我的小电驴从北京自驾到西安,全程2000公里。
出发前,我信心满满,觉得现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覆盖率已经很高了,肯定没问题。
可现实却狠狠地扇了我一巴掌。
充电功率不足、排队时间长,直接导致我的行程时间比预计延长了近10个小时。
更夸张的是,在途经山西某个服务区时,竟然遇到多个充电桩同时罢工,导致大量电动车主滞留,场面一度十分混乱。
这次长途自驾,让我深刻体会到,充电基础设施虽然在不断完善,但离“完美”还差得远呢。
充电效率、稳定性,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话说回来,这车开了几年,总会遇到一些问题。
2023年,我参加了中国消费者协会组织的电动车消费者权益保护活动,在会上,我反映了电池衰减、充电桩故障、售后服务不完善等等问题,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强对电动车市场的监管,保障我们消费者的权益。
你以为维权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了吗?
Too young too simple!
有些问题,真的是“剪不断,理还乱”。
比如说,这电动车的后期维修成本,那可真是不便宜啊!
2024年6月,我的电动车在路上突然趴窝了,检查后发现是电机控制器坏了。
你猜换个电机控制器要多少钱?
7800块!
这价格,直接让我心疼了好几天。
那时候我才意识到,电动车虽然保养便宜,但是一旦核心部件坏了,那维修费用可不是闹着玩的。
所以啊,买电动车之前,一定要了解清楚质保政策,做好心理准备。
电车开久了,这二手车残值也是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我的这台车,新车落地18.9万,现在估计能卖到6.5万就不错了。
五年时间,贬值65.6%,这速度,简直比火箭还快!
跟燃油车比起来,电动车的保值率确实差了不少。
没办法,谁让电动车技术迭代快,新车降价频繁呢?
而且,很多人对电动车电池寿命还是有顾虑,所以二手车价格自然就上不去。
说了这么多,你肯定想问:这电动车到底适合哪些人开啊?
我觉得吧,如果你是有固定车位能装充电桩的城市通勤族,对科技和新鲜事物感兴趣,而且环保意识比较强,那电动车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如果你经常跑长途,或者居住条件不方便安装充电桩,又或者预算比较紧张,那选择电动车可能就要慎重考虑了。
话说回来,补贴退坡后,这电动车市场也算是进入了“真刀真枪”的竞争阶段。
现在,特斯拉、比亚迪这些头部企业占据了绝对优势,而一些新势力造车企业,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
记得我买车的时候,还享受了1.8万元国补和0.5万元地补呢。
现在补贴没了,这电动车价格也开始回归理性了。
电动车的发展离不开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
虽然我们国家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充电网络,但是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依然很突出。
像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充电桩扎堆,而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充电桩就比较稀缺了。
而且,随着电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电网的承载能力也面临着挑战。
以后,充电桩多了,充电是不是也得交“高峰电价”了?
这就不好说了。
还有这电池回收,也是个大问题。
现在退役的动力电池越来越多,如果处理不好,那可是个巨大的环境隐患。
电动车这玩意,就像谈恋爱一样,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它不是万能的,不可能解决你所有的用车问题。
所以啊,准备换电车的朋友们,一定要擦亮眼睛,多做功课,别被那些天花乱坠的宣传给忽悠了。
银子是自己的,选择权也在自己手里。
五年电车生活,喜忧参半。
一切都在变得更好,但离完美还差那么一点点。
选择电车,你得做好接受不完美的准备。
未来已来,但可能还没到你家门口。
五年电车开下来,要我说,以后换车,我还会选电车。
我会咬咬牙,上个更高端的,充电更快,续航更长的,起码不能让我大冬天冻成狗,夏天热成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