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韩国媒体《先驱经济》发表文章称,随着韩国国内汽车行业正式开始与中国企业展开合作,其背景备受关注。KGM、雷诺韩国等代表企业正与中国企业携手,共同确保下一代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技术。
在韩国,与中国企业合作最为抢眼的企业是KGM。KGM最近宣布正在与中国奇瑞汽车合作共同开发一款中大型电动SUV。此外,新款Torres EVX和Musso EV电动汽车还采用了中国公司比亚迪的LFP电池。
LFP电池在热稳定性和寿命方面具有优势,但能量密度相对较低。另一个缺点是韩国国内环境。在韩国,政府对电池材料和供应链的补贴标准非常严格。现实情况是,使用中国制造电池的汽车在获得补贴方面处于不利地位。
去年,韩国环境部最终确定并公布了电动汽车补贴的指导方针,对配备LFP电池的电动汽车设定了较低的补贴,因为LFP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可回收性低于NCM电池。
不过,韩国企业坚持使用中国电池或共享平台的原因显而易见。业内人士表示,采用LFP电池,价格较NCM电池降低约20%至30%。
平台共享等技术能力上的合作也在进行,KGM与中国奇瑞汽车战略合作的项目名称为“SE-10”,预计明年完成开发,上市日期将考虑市场情况后确定。此外,KGM计划扩大其产品线,不仅包括内燃机车型,还包括环保车型,并推出各种衍生车型瞄准市场。
KGM认为此举重要的是“争分夺秒”。该公司解释称,如果从研发自己的技术开始,新车的上市时间就会太长。KGM相关人士表示:“KGM进军电动汽车市场的速度并不快。我们判断,仅使用自主技术开发新车将耗费大量时间,而且需要投入太多资金。随着大众、雷诺等领先企业与中国携手分享技术,KGM也将通过此次合作开发出具有高市场竞争力和价格竞争力的车型。”
与此同时,雷诺韩国汽车公司也在扩大与中国吉利汽车的合作。两家公司去年通过合资公司共同开发混合动力技术,并推出了基于吉利平台的“Grand Koleos”,获得了良好反响。截至上个月,Grand Koleos自上市以来累计销量已达33375辆,为雷诺韩国的销量起到了推动作用。业界将此视为迅速掌握难以国产化的混合动力核心技术,同时通过中国零部件确保价格竞争力的典范。
韩国汽车业界相关人士表示,“为了在汽车市场中生存和确保竞争力,与中国的合作是必然的,在难以确保自主技术的情况下,有效利用中国技术和零部件是现实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