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鸿蒙智行新动态, 5月或6月完成BBAT评测, 零小理新势力车型引关注
来源:敏睿观察 2025-05-09 05:41:57
大字

三年后,2027年的汽车行业峰会上,鸿蒙智行真能把BBA T这些老牌劲旅,还有那些风头正劲的新势力,全给挑落马下?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时间倒回2025年的五四青年节,余承东那句“5月最迟6月,鸿蒙智行就要把BBA T和零小理的作业给‘批改’了”,当时听着,那叫一个热血沸腾。你品,你细品,这口气,是不是有点当年“遥遥领先”的味道?说白了,余承东的风格一直没变,就是敢想敢干,敢跟大佬叫板。还记得2020年华为开发者大会上,他放出豪言,华为手机要在技术和体验上超越苹果。结果呢?虽然后来因为芯片问题,华为手机的发展遇到了不小的阻碍,但这股劲儿,没丢!

但话说回来,光有劲儿可不行,还得看实力。余承东这句“批改作业”的宣言,背后既有对鸿蒙智行实力的自信,也面临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白热化的竞争压力。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卷成啥样了?特斯拉带头降价,新势力们铆足了劲儿推新款,各家都想多分一杯羹。在这种大环境下,鸿蒙智行要突围,难度可想而知。

咱们先看看BBA T的成绩单。2025年一季度,奔驰卖了152,800辆,同比下降10%;宝马卖了155,195辆,同比下降17.2%。奥迪虽然没有一季度的完整数据,但A6L卖了42901辆,是30万以上的冠军;Q5L也卖了32800辆。特斯拉呢?一季度卖了134000辆。再看看新势力,2025年4月,零跑卖了41039辆,小鹏也卖了41039辆,理想卖了33939辆。这些数据摆在那儿,鸿蒙智行要超过去,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余承东也清楚这一点,所以他给鸿蒙智行旗下的三大品牌都安排了“KPI”。问界这边,M9和M7、M5两兄弟要分别完成27000辆和10000辆,加起来一共37000辆。但就算这样,离宝马的月销52000辆还差15000辆。智界这边,R7和S7要完成10000辆,享界S9要完成5000辆,尊界S800争取6月份贡献个1000-2000辆。这算盘打得,那是相当精细。

那么,鸿蒙智行的底气在哪儿呢?说白了,就是背靠华为这棵大树。鸿蒙生态在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车机互联等方面,确实有自己的优势。2024年的华为开发者大会上,鸿蒙座舱的流畅性和智能化,大家可是有目共睹。而且,华为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投入,那也是下了血本的。ADS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在行业内也是数一数二的。2025年,搭载华为ADS系统的车型开始大规模交付,实际道路测试的表现也相当不错。这些技术,都是鸿蒙智行车型的重要卖点。

再说说华为和车企的合作模式。鸿蒙智行,其实就是华为和车企深度合作的产物,有点像华为和赛力斯的合作。2025年4月,就有消息传出,华为正在和奇瑞、北汽等车企谈更深入的合作,未来可能会推出更多鸿蒙智行品牌的车型。这种模式,能把华为的技术优势和车企的制造能力结合起来,实现双赢。

问题来了。消费者对鸿蒙智行这个品牌的认知度到底有多高?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太多了,消费者选择也多。鸿蒙智行,怎么才能在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呢?这就需要鸿蒙智行在品牌推广上下更大的功夫,提升品牌形象。

不妨设想几个用户故事:

一个年轻的科技爱好者,被鸿蒙系统的流畅体验和智能驾驶功能所吸引,最终选择了问界M9。

一个追求品质生活的中年商务人士,被享界S9的豪华内饰和舒适性所打动。

这些用户故事,能不能变成现实?关键在于,鸿蒙智行能不能真正抓住消费者的需求,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话说回来,鸿蒙智行要实现2027年的长期目标,也就是五界销量、营收、单车均价要打赢BBA T之和,这条路还很长。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鸿蒙智行,能不能顶住压力,成功“批改作业”?这不仅取决于它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实力,也取决于它的品牌建设和市场策略。

未来会怎样?谁也说不准。只能说,且行且看吧。

分享到
037165901996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