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4.2万挖孔版, 被陈震质疑空气动力设计不达标?
来源:财联社 2025-05-06 06:51:56
大字

4.2万元选装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到底性能如何?

近日,随着小米SU7 Ultra挖孔版的陆续交付,有首批提车的车主对此提出质疑。

不过,有拆车博主对其实际效果进行测试,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当把前舱拆开后,发现并不能提供下压力和散热的作用。

同时有车主使用鼓风机进行验证,将纸巾放在前舱盖处,用鼓风机对着格栅吹气,发现纸巾竟丝毫没有被吹动的迹象。而此时前包围底部的格栅为打开状态。

这不禁让人疑惑?

官网选配清单里提及的“2个空气动力学风道,前部空气高效导流”,实际效果并非如雷总官宣那么“腻害”。

除此之外,有好事的粉丝询问陈震关于小米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的事情。

陈震回复:“如果小米真是这么说,那么显然小米针对这两个孔的描述是有问题的,但功能性方面,量产Ultra那两个洞仅仅是能吸一点点热量出来,并不能为车头提供下压力,和原型车的前部启动结构完全是不同的……”。

陈震啥个意思,在质疑机盖上的那两个洞有没啥作用!

难道是在说货不对板,还是物非所值,虚假宣传?

但官方账号说法是量产车和原型车采用了相同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可以实现前部空气高效导流。

同时,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的选装价格是4.2万元,采用了顶级的热压罐工艺、面积大且造价不菲。

由于工艺复杂,一个模具一天只能生产一套。

在小米汽车 App上,对该前舱盖也做过详细的介绍:使用热压罐工艺的碳纤维制造,可替换原来的铝合金前舱盖,碳纤维面积达 1.73 平方米,能使整车重量降低 1.3kg。并且,该前舱盖完全按照小米 SU7 Ultra 原型车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制造,拥有 2 个贯穿风道,能够高效导流前部空气,进一步优化车辆的空气动力学性能。

只是从目前挖空的实测情况来看,实际效果与官方宣传还是存在一定差异。

不过造车肯定是要吹风洞的,要说这两个洞对风洞测试一点作用都没有,也说不过去。

话又说回来,博主个人觉得的小米SU7 Ultra车主们愿意花4.2万元选装碳纤维双风道前机盖,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车更帅,与众不同。

只要情绪价值到位,买的人和卖的人都没意见,就“AREYOUOK了”。

不过有理性网友分析:“也许在特定的赛道环境和速度下,能体现出它的空气动力学效果,日常测试说明不了全部问题。”

分享到
037165901996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