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极少有“善终”的“红顶商人”。
埃隆·马斯克亦不能例外。
4月30日,马斯克最后一次出席白宫内阁会议,戴了两顶棒球帽。一顶红色,写有美国总统特朗普“钦定”的“美国湾”;一顶黑色,带有“政府效率部”字样。会议期间,他不断更换帽子,最后干脆两顶“叠戴”。
2025年4月30日,华盛顿特区白宫内阁会议室,内阁成员举行会议中马斯克戴着两顶帽子
特朗普忙不迭给马斯克的短暂从政下了“逐客令”:“你真的帮了大忙,你已经做得很棒,我们非常感谢你。”
夜间,《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者消息,称特斯拉董事会已于3月联系多家猎头公司,寻找接替马斯克的新CEO。
一日之间,马斯克遭“双开”——于政失宠;于商失势,两顶叠戴的帽子没能成为保护伞。
人人艳羡范蠡功成身退、泛舟五湖,殊不知“红顶商人”的命运多是用时拉拢、弃时清算。
01
人无千日好
马斯克淡出政坛,早在4月下旬便有预兆。
4月22日,特斯拉第一季度“灾难性”财报公布,净利润同比暴跌71%。马斯克宣布将从5月起大幅减少投入“政府效率部”的时间。不过,“只要总统希望我继续做下去,并且这份工作仍有意义”,他依然愿意效劳。
第二天,特朗普在椭圆形办公室告诉记者,“马斯克在竞选和政府效率部工作期间,都提供了巨大帮助”,用的是过去式。
虽然从制度上看,马斯克作为“政府特殊雇员”,仅能在白宫工作到5月底,而以特朗普的行事风格,“一纸特赦”并非不可能。然而,特朗普始终不做此想。
4月29日,白宫幕僚长苏珊·怀尔斯确认,马斯克目前已经不在白宫办公。
4月30日,马斯克最后一次出席白宫内阁会议,特朗普说了不少漂亮话,“你知道你被邀请来,你想待多久就待多久”……随后话锋一转,面向众人,“我猜他想回家‘掌控’他的车”。
离开白宫不可避免,马斯克的主业电动汽车——特斯拉也风声鹤唳起来。
4月30日,《华尔街日报》“爆料”一石激起千层浪。该报道称,由于股价暴跌,投资者日益恐慌,特斯拉想找一位新CEO,把马斯克换下去。同时,特斯拉董事会已经把“换将”的筛选范围压缩到一家猎头公司。
随后,马斯克和特斯拉董事会主席罗宾·德诺姆(RobinDenholm)发表社交媒体帖文,称该报道“绝对错误”。德诺姆说,“董事会对马斯克继续执行未来令人兴奋的增加计划的能力充满信心。”
马斯克与德诺姆在社交媒体上否认了特斯拉更换新CEO的消息
德诺姆是马斯克一手提拔的“董事长”,不至于“正话反说”。但是,大批特斯拉投资者对其早有不满,认为她只对马斯克一人负责,罔顾其他股东的利益。
特斯拉近期水深火热,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9%,汽车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0%,净利润同比暴跌71%。特斯拉市值从2024年12月1.5万亿美元的峰值,下滑到目前的9000亿美元。
苦心经营特斯拉20年,拥有13%股份的马斯克,需要向董事会证明自己没有“顾此失彼”。
02
政治仇家越来越多
4月30日,特朗普迎来第二任期就职100天。他出席密歇根州庆祝集会,以摇滚明星的姿态,大肆宣扬“百日维新”之功绩。其中单单缺少马斯克的身影。
“百日维新”堪称烂尾工程大集合,无论是俄乌战争(抢“死线”和乌克兰签订了矿产协议)、扩建关塔那摩监狱、给墨西哥湾改名“美国湾”、遣返1100万非法移民、吞并加拿大和格陵兰,还是最大“政绩”关税,无不处于“有开头没下文”的烂尾阶段。
尤其是马斯克执掌的“政府效率部”,本来背负的绩效是削减赤字2万亿美元,后来改口为1万亿美元。到了4月30日述职那天,马斯克说给国家节省了1600亿美元。假如算上解雇、重新雇佣、生产力损失等一系列成本,财政耗费超过1350亿美元。也就是说,马斯克忙了半天,基本收支相抵——白忙,还失去了科技富豪应有的“人缘”。
“遥想”特朗普第二任期伊始,给竞选砸下2.59亿美元的“马部长”马斯克何等风光:与总统同乘“空军一号”飞往海湖庄园;陪同总统在椭圆办公室露面;头戴黑色“令美国再次伟大”棒球帽,肩上坐着4岁儿子X,出席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的首次国会联席演讲,身居最核心的显眼位置。
在马斯克的带领下,由100多位IT工程师、科技高管及其盟友组成的政府效率部团队,浩浩荡荡开进联邦政府。身穿“技术支持”T恤的马斯克主持会议,气势汹汹地给各个政府部门下达“生死令”。
也正是从这时候开始,马斯克的政治仇家逐渐增多。
如果说“政府效率部”花样大裁员得罪的是广大民主党,那么后续的摩擦,则反映出马斯克与特朗普“身边红人”的矛盾不断加深。
最初马斯克高调支持H-1B签证项目,已和传统的保守派起了龃龉。马斯克坚持认为,这一项目对科技行业吸引全球人才至关重要。
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平台上高调支持H-1B签证项目
今年3月,马斯克支持保守派播客主持人本·夏皮罗。后者一直想让特朗普赦免德里克·肖万(DerekChauvin),肖万就是因黑人乔治·弗洛伊德之死被判谋杀罪的那位前明尼阿波利斯警察,引发席卷美国“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的当事人。但特朗普对这一呼吁置之不理。
“关税战”爆发,马斯克公开反对特朗普的高额关税政策,宣传建立“美欧零关税体制”,甚至建议创立一个“美欧自由贸易区”。毕竟特斯拉的一些零部件依赖进口。4月21日特斯拉财报电话会议中,马斯克承认“我会继续主张降低关税而不是提高关税,但我也只能做到这一点了”。
这种“唱反调”的态度,导致马斯克和“红人”的矛盾迅速升级。
特朗普首席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讽刺马斯克“不是汽车制造商,只算个汽车组装工人”。气的马斯克大骂彼得·纳瓦罗是“白痴”,“比一袋子砖头还蠢”。
彼得·纳瓦罗
紧接着,马斯克与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在白宫西翼“巅峰相见”。二人口吐芬芳,以“F字头”对骂,争论谁来担任国税局的代理负责人。
此前,马斯克还和国务卿马克·卢比奥大吵一架,因为卢比奥不肯执行部门裁撤计划。
最后,事情还是靠另一位红人——白宫幕僚长苏珊·怀尔斯摆平的。怀尔斯是白宫历史上首位女性幕僚长,也是特朗普最信任的人之一。怀尔斯掌管白宫西翼的艾森豪威尔行政大楼,马斯克的办公室就在这里,他想见总统,得怀尔斯批准。
怀尔斯容不下马斯克。她公开告诉媒体,马斯克已经不在白宫办公。她甚至不需要和他面谈,一个电话就“通知”了。
苏珊·怀尔斯
归根结底,代表硅谷科技富豪的马斯克,一开始就是特朗普团队里不讲意识形态的“异数”,必将被排挤出去。特朗普的心腹史蒂芬·班农最清楚这一点。
近期,班农接受采访,对自己(及团队)和马斯克的根本分歧直言不讳:“马斯克是全球主义者,他不是民粹主义者。他和我之间存在可能无法逾越的鸿沟。”
03
特斯拉亮起红灯
特斯拉也是一个异数,在特朗普的经济棋局里。
和强调环保的民主党政府有别,特朗普政府不喜欢电动汽车,要花大力气重振石油和天然气等“不环保”的产业。要不是马斯克给特朗普竞选花了九位数,特朗普可能不会正眼看特斯拉一眼。
特斯拉高管一开始也是高兴的,至少马斯克“抱住了总统大腿”。高管麦克·施耐德就说,“我宁愿埃隆待在特朗普身边,也好过他成了特朗普的敌人”。
到了2025年,特斯拉的人就不那么乐观了。马斯克的政治举措已经成为特斯拉的商业负担。
在德国,由于马斯克公开支持德国极右翼政党,抗议者涌进美国、欧洲的特斯拉展厅,各地的特斯拉商店和超级充电站遭破坏,有些还被喷上了纳粹标志。在加利福尼亚州,司机在特斯拉保险杠上贴满了贴纸,表明自己反对马斯克的态度,免得车被砸。
遭到破坏的特斯拉汽车
3月,特斯拉的欧洲销量下降了28.2%。其中丹麦下滑最大,销量下降65.6%。在法国,自年初以来特斯拉销量下降43.9%。
在最大的海外市场中国,特斯拉也不敌“地头蛇”比亚迪。关税战之下,特斯拉已经叫停了来自中国的ModelS和ModelX订单。由于中国限制稀土出口,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面临停产。
特斯拉加利福尼亚部门高管埃利亚·吉尔芬鲍姆曾告诉手下,“如果马斯克辞职,特斯拉会过得更好。”两家媒体报道了这番言论后,吉尔芬鲍姆被辞退。
马斯克被视为特斯拉的灵魂人物。人们常说,“特斯拉就是马斯克,马斯克就是特斯拉。”
如今,马斯克和特斯拉正遭遇命运的拐点:产品线老化、来自中国的竞争加剧,“DOGE”行动引发政治反攻,自动驾驶迟迟不能“落地”,电动皮卡CyberTruck销量不佳,导致产品需求和利润双双下降。
特斯拉汽车销售额
理论上,尽管马斯克是特斯拉的大股东,持股13%左右,但董事会依然可以依据程序解聘其CEO职务。但是,以目前的情况来看,除了马斯克,无人能描绘特斯拉的蓝图,尤其是人形机器人“擎天柱”——要带领特斯拉冲击30万亿美元市值。
其实,对于马斯克而言,政治和商业上的困境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由于政治上树敌太多,商业上的品牌信誉和产品开发自然受到影响。因此,马斯克离开白宫,有希望挽救特斯拉的颓势。
但是,有一点历史经验是很难否认的:一个商人在政治上过于激进,就很难在商业世界里独善其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