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3.3秒破百+激光雷达+空气悬架, 30万级SUV还能这么卷?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25-05-06 15:53:48
大字

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各品牌都在积极布局,力争在新能源赛道上拔得头筹。特斯拉凭借出色的电池技术和卓越的性能,树立了行业标杆,其Model 3和Model Y两款车型以长续航、智能化和优异的用户体验,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比亚迪凭借自主研发的刀片电池,在电池安全领域构筑了核心竞争力,并通过丰富的产品线覆盖了广泛的市场,销量也持续增长,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除了这些大的品牌,一些新兴品牌也展现出不容忽视的发展势头。例如,问界M9自上市以来,市场反响热烈,2024年全年累计销量突破15万辆,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智界品牌同样表现亮眼,累计销量突破13万辆,其中智界S7更是凭借出色的产品力赢得了用户的高度评价。权威机构数据显示,智界S7的净推荐值(NPS)高达84.5,这反映了用户对其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度以及口碑传播的意愿。接下来,我们将对智界S7 2025款 Ultra四驱运动版进行深度评测,这款售价32.98万元的车型,其产品力究竟如何,又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我们将通过实际体验来一探究竟。

智界S7的驱动系统配置了华为的DriveONE技术,采用了前、后双电机布局以实现全轮驱动。具体参数上,前轴电机可输出150千瓦功率,后轴电机则提供215千瓦功率,两者协同工作时,系统综合功率达到365千瓦,整体峰值扭矩为673牛·米。这些数据反映在加速性能上,车辆从静止加速至每小时100公里的官方时间为3.3秒,这在当前的电动汽车中属于较快的水平。在补能方面,智界S7应用了高压电气架构,这对其充电效率有所助益。根据提供的信息,使用兼容的快充设备,车辆能在15分钟内补充大约430公里的续航。同时,完成一次充电过程所需时间约为0.25小时。对于需要进行长途旅行的用户而言,这样的补能速度意味着可以有效缩短行程中等待充电的时间。

在实际道路上驾驶智界S7时,能够体会到电驱动带来的直接动力反馈,尤其在起步瞬间。于城市道路行驶,例如在车流中需要并线或是在信号灯变化时需要快速起步,车辆的扭矩响应显得比较及时。动力输出的线性度控制得不错,在频繁加减速的工况下,例如拥堵跟车时,车辆行驶过程的平顺性较好,减少了行驶中的顿挫感,对乘坐体验有正面影响。当车辆行驶在高速公路上,需要中途加速超车时,动力系统依然能提供持续的加速力。而在面对爬坡或多弯的山区道路时,全轮驱动系统有助于维持牵引力,让车辆在坡道上行驶时感觉动力连贯。其配备的扭矩智能分配技术,目的是为了优化车辆在弯道中的动态表现和行驶稳定性。此外,在通过一些非标准铺装路面时,车辆凭借其底盘设定和离地间隙,表现出一定的通过性,车身晃动和动力传递基本保持稳定,显示出其应对不同路况的设计考量。

在底盘调校方面,智界S7选择了前虚拟主销双叉臂与后五连杆的悬架配置。这种组合在工程上旨在平衡车辆的动态响应和乘坐的平稳感。前悬架结构有助于在车辆转弯时更好地管理车轮的定位,从而提供更稳定的操控感受和相对直接的转向反馈。后部的五连杆设计则着力于吸收来自路面的振动,特别是对于后排乘客而言,这意味着在经过不平整路面时能体验到更柔和的滤震效果,有助于提升长途旅行的舒适感。此外,车辆还整合了空气弹簧与连续可变阻尼减震器技术。这套系统允许车辆根据行驶状况调整自身姿态和悬挂的软硬度:例如,在高速巡航时能适当降低车身以优化气流,而在通过性要求较高的路段则能升高底盘,提供额外的离地间隙。减震器的阻尼也能实时变化,尝试在不同驾驶情境下找到操控支撑与舒适滤震之间的契合点。

至于驾驶辅助功能,智界S7搭载了华为ADS 3.0系统。该系统的感知硬件基础包括一枚192线激光雷达,配合分布在车身周围的11个摄像头、12个超声波传感器以及3个毫米波雷达,共同构建对车辆周边环境的监测网络。这套系统旨在识别行驶路径上的其他交通参与者、固定障碍物以及交通指示信息,并通过融合这些传感器信息来支持辅助驾驶决策。在高速公路这类相对结构化的道路上,系统可以辅助完成诸如保持车道居中、根据设定速度或前车距离自动调整车速以及执行自动变道等操作,一定程度上分担了驾驶者的操作负担。在城镇道路环境中,系统也能识别红绿灯状态、注意行人和复杂的车流交互,为驾驶员提供行车信息参考。同时,其配备的全向防碰撞系统CAS 3.0具备紧急情况下的避险能力,能在判断可能发生碰撞时,尝试在制动的同时进行小幅度的转向避让,为行车安全增添了一重保障机制。

从视觉呈现来看,智界S7的外观造型融入了旨在降低行驶阻力的设计考量,例如车身侧面的流线形态、无框式车门结构以及隐藏式门把手,这些元素共同作用以优化空气动力学表现,对行驶稳定性和能耗有潜在的积极影响。前脸部分采取了封闭式格栅的设计,配合造型独特的前大灯组,构成了车辆的辨识特征。车尾则运用了贯穿式的尾灯设计。车辆提供了多种车身颜色供选择,并配备了铝合金材质的轮毂。车顶装配了一块固定式的全景玻璃天幕,增加了车厢内的光线通透度,其采用的玻璃材料据称也考虑了隔热与隔音的需求。

进入车内,座舱大面积使用了仿皮材质进行包覆,这种材料的选择兼顾了触感和透气性。前排座位配备了电动调节机构,方便乘员找到合适的坐姿,并集成了加热、通风和按摩功能,其中按摩提供不同模式,旨在缓解长途旅行可能带来的身体疲劳。后排的乘坐空间设计考虑到了较高身形的乘客(提及身高超过1.8米乘客的舒适度),同时后排座椅靠背支持按比例放倒,以提供灵活的载物空间扩展能力。副驾驶位还特别配置了所谓“零重力”座椅,其设计意图是通过模拟失重状态下的身体承托,来分散坐姿压力,提升长时间乘坐的舒适感。

驾驶相关的人机交互界面方面,智界S7的方向盘采用了橄榄形状的设计,其尺寸和握感适中,并集成了多功能按键,用以控制常用的车辆设置如驾驶模式切换、音量调节等。转向系统的手感反馈会随车速变化,低速行驶时相对轻便,便于在城市中操作,高速行驶时则会变得更沉稳一些。中控区域布局比较简洁,视觉中心是15.6英寸的中央触控屏幕和12.3英寸的全液晶仪表盘。官方信息提到,该车机系统的图形渲染效率有所提升(提升40%),旨在提供更流畅的地图导航和信息显示效果。系统还支持与华为手机等设备的互联,以实现信息同步。语音控制系统支持多种方言,并宣称有高达95%的识别成功率。

在车内环境控制方面,空调系统的出风口设计旨在将调节好的空气均匀送至车内各处。其温度调控范围较广,能适应不同季节的气候条件。系统具备一定的智能感知功能,可依据车内外传感器(如温度、光照)收集的信息自动调整运行模式。实际体验中,开启制冷后,车内温度下降速度比较快。车内还装配了负离子发生器和空气净化装置,用于过滤空气中的尘埃、花粉等悬浮物,以维持座舱空气质量。根据观察,空调系统在运行时的噪音控制得比较好,无论车辆行驶或静止,对车内环境的干扰较小。

综合来看,智界S7所展现的性能指标,例如官方公布的3.3秒百公里加速能力以及配备的四驱系统,结合其搭载的智能驾驶辅助技术,共同塑造了这款电动车的核心特性。车辆设计旨在适应多样的行驶环境,无论是城市通勤的走走停停,还是在高速公路上的长距离巡航,其动力系统和辅助驾驶功能都力求为驾驶者提供相应的支持与信心。这些技术与性能层面的配置,构成了它在当前市场中的基本面貌。

与此同时,车辆在设计语言、座舱环境营造以及人机交互方面的呈现,也是构成其整体产品力的重要部分。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智界S7对于那些关注车辆动态响应、智能化水平以及日常使用便利性的潜在用户群体,形成了一定的吸引力。与华为在技术层面的合作,尤其体现在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系统上,是这款车型区别于其他产品的一个显著特征,也预示着其在后续产品迭代中可能的技术发展方向。

分享到
037165901996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