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小鹏汽车公布4月交付数据。数据显示,当月共交付新车35045台,同比增长273%,环比增长6%。这已经是该品牌连续第六个月交付量维持在3万台以上。具体车型方面,MONA M03上市8个月累计交付量突破10万台;P7+车型上市5个月后,第5万台新车近日下线。2025年前四个月,小鹏累计交付129053台,同比增幅达313%。截至4月,品牌历史总交付量已跨越70万台里程碑。
从产品结构来看,新上市的2025款X9表现抢眼。这款定位高端的MPV共推出四个版本,售价区间35.98万-41.98万元。官方披露,该车型在内地上市7天即收获6,000台订单,同时在港澳地区及东南亚市场获得超1500台大定。值得注意的是,XNGP城区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的月度活跃用户渗透率达到84%,反映出消费者对智能化功能的接受度正在提升。
在技术布局方面,小鹏近期展示了飞行汽车和AI机器人领域的研发进展。其自主研发的图灵AI芯片计划在第二季度实现量产装车。4月28日推出的智能辅助驾驶安心服务以239元/年的定价策略,提供包含全场景覆盖、多保险公司合作、不限次赔付等权益。此外,针对五一出行高峰,品牌推出了包括24小时救援、免费车检、景点超充站免服务费等临时性服务措施。
从市场反馈看,小鹏现阶段的发展策略呈现出三个特征:首先是产品矩阵的差异化布局,MONA系列走量车型与X9等高端产品形成互补;其次在智能化技术投入上保持高强度,XNGP的高渗透率验证了技术变现能力;最后是服务体系的持续完善,从售后保障到充电网络都在尝试建立竞争壁垒。
不过值得思考的是,273%的同比增幅固然亮眼,但环比6%的增长幅度相对平缓。这可能预示着在经历前期高速增长后,市场正在进入平稳期。此外,高端车型X9的订单表现虽好,但其在总交付量中的占比仍有待观察,毕竟40万左右的定价区间将直面传统豪华品牌的竞争。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小鹏在亚太市场的拓展步伐明显加快。港澳及东南亚地区对X9的接受度,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新能源品牌出海策略的转变——从过去主打经济型市场,逐步向中高端领域渗透。这种尝试能否复制国内的成功,还需要更长时间的市场验证。
总体来看,小鹏汽车现阶段通过"技术+产品+服务"的三轮驱动策略,正在逐步构建完整的生态体系。但接下来要面对的挑战也不容忽视:如何平衡研发投入与盈利需求?在激烈的价格战中如何维持品牌溢价?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将决定其能否在下一阶段竞争中继续保持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