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丰田调整在华战略, 关闭两座工厂, 传统车企面临转型挑战
来源:中国妇女报 2025-05-07 01:03:05
大字

难道,昔日在中国市场风生水起的TOTO,真的要“凉凉”了吗?

2024年4月28日,一个让无数TOTO员工心碎的日子。

北京的东陶機器和上海的东陶華東,这两家扎根中国市场多年的工厂,正式宣布关门大吉。

想象一下,在上海厂干了二十多年的老员工,眼看着机器停摆,心里得多不是滋味?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两家工厂加起来,养活了2000号人呢,一年销售额也有小8个亿。

这一关,意味着啥?

意味着他们要重新找饭碗,TOTO在中国市场的生产能力也缩水了四成。

说起TOTO,那可是卫浴界的“老炮儿”了。

1917年就成立了,比我爷爷的年龄都大。

1979年就跑来中国“探路”,比它家那款“温水洗净便座”还早一年。

那时候,中国刚打开国门,TOTO带着先进的技术和“高大上”的产品,迅速占领了市场。

往前回溯,TOTO在中国也曾有过“高光时刻”。

2008年北京奥运会,TOTO砸了不少钱,成了多个场馆的卫浴供应商,想借着奥运东风好好推广一把。

结果呢?

知名度是上去了,但奥运会后,市场反响平平,这钱好像没砸出啥水花来。

你品你细品,这说明啥?

说明TOTO在大型项目上的合作,对后期的市场转化,估算得可能有点“一厢情愿”了。

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2015年,中国游客去日本疯狂抢购TOTO智能马桶盖。

这事儿当时还引发了一场关于中国制造业的讨论。

一方面,TOTO算是火了一把,但也暴露了当时中国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不信任。

那时候,能用上TOTO的智能马桶,绝对是“壕”的象征。

但现在呢?

国产品牌也崛起了,质量也不差,价格还实惠,TOTO的优势,慢慢就没了。

TOTO也想过办法。

2020年疫情期间,大家都在家憋着,对卫浴产品的需求反而增加了,TOTO的智能马桶销量也短暂反弹了一波。

但说白了,这只是“回光返照”,根本挡不住房地产市场下行的大趋势。

早在上世纪90年代,TOTO就尝试过“本土化”。

他们和中国本土陶瓷企业合作,想推出更便宜的“合资品牌”,结果呢?

质量把控不好,品牌形象也受损,最后只能放弃。

这说明啥?

说明TOTO在高端品牌定位上,还是挺坚持的,但有时候,太端着,反而不好接地气。

到了2023年,面对本土品牌的崛起,TOTO也想降价促销,搞点“价格战”。

但你懂的,TOTO的成本摆在那里,降价幅度有限,根本没法和那些“价格屠夫”硬碰硬。

更扎心的是,隔壁老王——LIXIL(骊住),日子也不好过。

LIXIL也进行了组织架构和业务调整,甚至还卖掉了一些在华业务。

这说明啥?

说明外资卫浴品牌在中国市场,普遍遇到了困难。

面对困境,TOTO选择了“壮士断腕”。

关闭北京和上海的工厂,裁掉2000名员工,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据说,TOTO正在和工会商量补偿方案,但2000人的再就业,绝对是个大难题。

接下来,TOTO打算把生产重心放在福建,同时在越南和泰国新建工厂,减少对中国市场的依赖。

TOTO也没完全放弃中国市场,他们计划2025年在辽宁大连启动新工厂,形成福建和大连的“双核驱动”模式。

TOTO社长田村信也说了,这是为了让中国业务“止血”。

你觉得TOTO能靠这一招“妙手回春”吗?

我觉得,这事儿还真不好说。

毕竟现在市场风云变幻,谁也不敢打包票。

分享到
037165901996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