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中国轮胎再遭猎杀, 生死决战要开始了!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25-05-08 06:15:42
大字

五一假期期间,本已面临严峻挑战的中国轮胎出口市场再遭重创。欧盟委员会贸易总司官网发布消息称,将于2025年5月20日正式启动针对中国轮胎的贸易保护调查,剑指乘用车及轻卡车轮胎的反倾销与反补贴问题。此次调查正值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之际,全球范围内对中国轮胎的围堵形势愈发严峻,中国轮胎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欧盟调查:风暴再起

根据欧盟委员会贸易总司官网信息,此次针对中国轮胎的调查目前处于“初步调查”阶段。虽然具体措施尚未明确,但欧盟计划对乘用车及轻卡车轮胎展开“双反”调查。

欧盟是中国轮胎的重要出口地,中国轮胎凭借高性价比优势,在欧洲市场份额已从4%攀升至23%,在英国更是占据半壁江山。

然而,这种快速增长引发了欧洲本土企业的强烈反弹。自2017年欧盟首次对中国卡客车轮胎发起“双反”调查以来,中国轮胎在欧盟市场份额从21.3%骤降至5.4%。2025年1月,欧盟宣布延长对中国卡客车轮胎的“双反”政策,将反倾销税率定为0-35.75欧元/条,反补贴税为3.75-57.28欧元/条。此次针对乘用车及轻卡车轮胎的调查,无疑是雪上加霜。

美国关税:重锤落下

更为严峻的是,此次欧盟调查恰逢美国对中国轮胎关税战升级。2025年4月,美国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及全球挥起关税战的大棒,对华征收超125%的关税,叠加历年的双反税率,直接堵死了中国轮胎直接出口美国的路。同时,特朗普对全球征收25%的汽车及零部件关税和10%的基础对等关税,使中国轮胎出口到美国的价格增长35%以上。中国轮胎在东南亚的生产基地也未能幸免,出口到美国的价格一个月内每条涨价1400元,价格优势尽失。

全球围堵:多方施压

目前,全球范围内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在对中国轮胎实施不同程度的贸易限制。印度、巴西、英国、墨西哥、美国、欧盟等纷纷对中国轮胎发起“双反”调查,形成全球范围内的关税包围网。美国市场,卡车胎价格已涨至每条2000元,中国轮胎出口到美国的价格优势已不复存在。

受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反复调整影响,海关系统故障,美航线海运价格飙升,每千克普涨6-8元,一条卡车胎出口美国的运费至少涨300元。一个月内,中国轮胎出口到美国的价格每条上涨1400元,价格优势尽失。部分企业寻求转口运输,但服务费随之上涨。

由于东南亚地区关税降至10%,一些企业试图通过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地转口贸易出口美国。即使叠加高运费,每条轮胎的价格也仅涨至1400元,仍具一定价格优势。然而,众多企业纷纷效仿,导致转口贸易服务费最高可能上涨3成。如此计算,即使通过转口贸易,一条轮胎出口到美国的价格也可能超过1500元,几乎堵死了中国轮胎输美之路。

海外产能:新的希望

面对日益严峻的出口形势,中国轮胎企业海外产能已占据主导地位。许多企业在东南亚、欧洲等地设立了生产基地,这些基地不仅能够降低生产成本,还能更快速地响应市场需求,最主要的是规避双反带来的冲击。例如,玲珑轮胎在塞尔维亚、巴西建厂;中策、赛轮在墨西哥建厂;森麒麟在摩洛哥建厂。这些海外生产基地将成为中国轮胎企业应对贸易摩擦的重要支撑。

产业升级:破局之道

尽管面临重重挑战,但多次的出口重压反倒让不少轮胎企业脱胎换骨。2008年关税重压,倒逼中国轮胎企业下定决心实施出海战略。而海外工厂在这一次应对美国关税中将要发挥关键作用。而不少没有在海外建厂的轮胎企业,在2008年后也决心开拓海外市场渠道,降低了海外出口单一市场的占比。面对2025年开启的新一轮挑战,已经有轮胎企业开始思考新的对策,甚至考虑先“勒紧裤腰带过一段时间”——降成本来暂时渡过难关。

轮胎生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这是倒逼轮胎企业从高质价比往高品牌力和多赛道运营方面发展。相信新一轮关税洗牌重生的轮胎企业在未来20年中会找到新的增长点与经营突破点,赋予企业新的发展路径!

【结语】

2025年,中国轮胎产业注定不会好过,但危机中往往蕴藏着机遇。面对全球围堵,中国轮胎企业唯有加快产业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加强品牌建设,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才能在逆境中突围,重塑全球轮胎产业的竞争格局。

分享到
037165901996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