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全球都在涨,偏偏中国在掉队,这事儿搁谁身上都挺尴尬,哪怕是库克。
2025年一季度,苹果交出了一张漂亮的全球成绩单。953.6亿美元的营收,同比增长5%;净利润247.8亿美元,也涨了5%。别看iPhone 15被说得“没诚意”,iPhone 16还被吐槽“拉胯”,但苹果就是照样挣钱,全球出货2.3亿部,一骑绝尘拿下第一。
但就是这么一个全世界都在买账的苹果,却在中国市场“摔了个跤”。本季度中国区营收下滑2.26%,是全球唯一负增长的地区,曾经高达20%以上的贡献份额,现在只剩16.78%。明眼人都看得出,苹果在中国市场的问题,不是突发,而是长期信任和价值感在流失。
要说背后原因,国产品牌的“内卷式反超”是真实存在的。过去华为被制裁,苹果是实打实捡了便宜,但现在,风水轮流转。华为王者归来,Mate 60系列真把高端市场撕开了一道口子,用户的期待值被重新拉满。很多人直接把原本留给iPhone的钱花给了华为。
再看小米,也不是以前那个“小米性价比”了,人家现在打的是“澎湃OS+高端影像”的组合拳。2024年600美元以上的高端市场里,苹果份额从几年前的七成跌到了54%,而华为涨到29%,小米也年年在涨。这说明一个事儿:高端市场,不是只有苹果一个答案了。
当然,库克也不是没意识到问题。去年四季度,中国市场营收掉了11%,这一季度缩小到2.26%。听起来像是“止跌”了,但问题远没有解决。苹果能否反弹,得看它能不能拿出真正打动中国用户的东西,而不是每年换个芯片、调个颜色就想糊弄过去。
其实很多果粉心里都清楚,现在的iPhone,体验上的提升感真的不大。iOS封闭生态、功能更新保守,跟鸿蒙这些“把用户习惯放第一位”的系统比,优势在弱化。更别说,iPhone在中国的“文化话语权”也在变淡,越来越多人在说:不想再为Logo买单了。
说到底,苹果不是卖不动,而是中国消费者变了。大家更理性,也更看重品牌态度、技术硬实力和生态体验。那些年苹果在中国市场的红利,正在被国产品牌一刀一刀切走。如果库克还想着靠惯性过日子,那未来的数据只会更难看。
现在摆在苹果面前的是一道现实题:中国市场,到底是暂时失速,还是长期失守?过去的“铁粉”能不能留住,新一代用户又靠什么打动?全球都在上涨,偏偏中国掉队,这种反差,只靠几句财报发布会上的话是糊弄不过去的。
你还愿意继续为iPhone买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