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一到冬天,开车的朋友都知道,启动车子后得热车。但您热车的方法真的对吗?今天咱就来好好唠唠冬季热车那些容易被忽视的误区,特别是原地怠速热车这事儿,里头学问可大了。
好多人觉得,冬天车子放了一夜,启动后就得让它在那儿怠速热车,时间越长越好,最好等水温上来了,转速稳定了,才放心上路。嘿,您还别说,以前我也这么认为,觉得这是对车好,可后来深入了解才发现,这想法大错特错!
先给大伙讲个例子。我有一哥们儿,冬天开车特小心,每次启动车,都原地怠速热车,至少 5 分钟。有一回他去保养车,修车师傅检查后告诉他,发动机内部有不少积碳。他就纳闷了,自己开车挺规矩的呀,咋会有积碳?师傅一问热车习惯,就找到了原因。长时间原地怠速热车,发动机燃烧不充分,特别容易产生积碳。这积碳就像发动机里的 “小麻烦”,时间长了,不仅影响动力,还会增加油耗,严重的甚至可能损坏发动机。
从专业角度来讲,汽车发动机在冷启动时,由于机油在低温下黏度增大,流动性变差,确实需要一定时间让机油充分润滑各个部件。但现在的汽车发动机技术已经很先进了,启动后短短几秒钟,机油就能通过机油泵迅速输送到发动机的关键部位,形成有效的油膜保护。根本不需要长时间原地热车,来等待机油达到最佳润滑状态。
据一项权威统计显示,引擎机件部分超过百分之九十的磨损,竟然都发生在冷车发动后的三分钟内。这可不是危言耸听!但大家要明白,这里的磨损主要是因为冷启动瞬间,机油还没完全到位,而不是热车时间不够。而且,原地怠速热车并不能快速提升机油温度,只有让车子行驶起来,发动机负荷增加,机油温度才会快速上升,润滑效果也会更好。
再说说这水温。很多人觉得要等水温指针到中间位置才适合开车,其实没必要。一般来说,启动后等个 30 秒到 1 分钟,就可以缓慢上路行驶了。在低速行驶过程中,发动机温度会逐渐上升,水温也会慢慢达到正常工作范围。要是一直原地怠速等水温,不仅浪费时间,还对车不好。您想想,原地怠速时,发动机处于低负荷运转状态,产生的热量有限,升温速度自然就慢。而且长时间低负荷运转,还容易导致燃烧不充分,产生积碳。
还有变速箱,这也是个容易被忽视的地方。冬季气温低,变速箱内部的润滑油基本凝固,流动性很差。原地热车时,变速箱内部齿轮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润滑,只有车子行驶起来,齿轮转动,才能带动润滑油循环,让变速箱各个部件得到良好的润滑。很多人在冬天冷车启动后,会感觉换挡生涩,这就是变速箱润滑油还没达到正常工作温度的表现。所以,热车不仅是热发动机,变速箱等其他部件也需要 “热热身”。
那正确的热车方法到底是啥样的呢?其实很简单。启动发动机后,别急着大脚油门,先让发动机怠速运转 30 秒到 1 分钟,这段时间足够您系好安全带,调整下驾驶坐姿啥的。然后,就可以挂挡缓慢上路行驶了。一开始车速别太快,保持在 20 - 30 公里每小时左右,发动机转速控制在 2000 转以内。行驶个 3 - 5 分钟后,您会发现发动机声音变得更平稳,转速也逐渐稳定下来,这时候就可以根据路况,正常加速行驶了。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水温表。随着行驶,水温会慢慢上升,当水温略有上升时,可以适当加挡前进。一般行驶个一公里左右,汽车就基本完全预热好了,这时候您就可以尽情享受驾驶的乐趣啦!
总结一下,冬季热车真没必要原地怠速超 1 分钟,这样做不仅浪费时间、浪费汽油,还会对发动机、变速箱等部件造成损害。正确的热车方法是启动后怠速 30 秒到 1 分钟,然后缓慢上路行驶,通过低转速、低车速让发动机和其他部件逐渐升温,达到最佳工作状态。
好啦,今天关于冬季热车误区的分享就到这儿。希望大家看完这篇文章,都能掌握正确的热车方法,让您的爱车在冬天也能健健康康地为您服务。最后,别忘了给我这篇干货满满的文章点个赞,关注我,更多汽车实用小知识持续为您奉上,祝您出行平安,一路顺风,点赞关注就发财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