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每天开车,一些习惯可能不知不觉就养成了。虽说平时看着没啥,但时间一长,这些用车小毛病,说不定就会给爱车带来大麻烦,甚至关键时刻还会要命!今天咱就来唠唠那些常见却又容易被忽视的用车坏习惯。
停车姿势不对,爱车 “很遭罪”
不少朋友停车的时候,可能图方便,哪有空位就往哪停,也不管地面平不平。我有一回在老城区找车位,那地方车位紧张得很,好不容易瞅见一个,半边在马路牙子上,半边在马路上。当时着急办事,心想就停一会儿,没啥大不了。结果后来开车的时候,就感觉车子有点不对劲,方向盘好像变重了,去修车行一检查,师傅说长期这么停车,车架都有点轻微扭曲了,连车门都受影响,关起来都没以前顺溜。还有啊,停车的时候车轮不回正,这也是很多人的习惯。咱可别小瞧这事儿,车轮不回正,方向盘拉杆和防尘套受力不均,时间长了容易脱落,转向系统的寿命也得大打折扣。以后停车,可得多留个心眼,尽量找平坦的地方,停车后把车轮回正,这也是对爱车的一种爱护。
高档低速,发动机 “抗议”
有些朋友为了省油,喜欢高档低速行驶,觉得这样能省点油钱。我有个哥们儿就是,开手动挡车的时候,早早地就挂上高挡,发动机转速低得可怜。有段时间他总跟我抱怨车子动力不行,油耗还蹭蹭往上涨。去检查才发现,发动机里积碳严重。这是因为高档低速时,发动机燃烧不充分,就容易产生积碳。积碳多了,动力下降不说,还费油,严重的还可能影响发动机寿命。所以啊,开车的时候别为了省那点油钱,让发动机遭罪,该换挡就换挡,保持合适的转速,车子开着才顺畅,也能少出毛病。
单侧碾压减速带,悬架 “很受伤”
过减速带的时候,有的朋友觉得单侧碾压更舒服,就像走单边桥似的。我之前也这么干过,后来听修车师傅说,这对悬架系统伤害可大了。你想啊,单侧碾压减速带,冲击力全集中在一侧悬架上,长期这样,悬架很容易变形、错位,车子开起来就会有明显的颠簸感,舒适性和安全性都受影响。现在我每次过减速带,都会提前减速,让两边车轮同时平稳通过,为爱车的悬架减轻点负担。
过度热车,好心办坏事
以前总听老一辈说,冬天开车前得热车,不然伤车。我有个朋友,一到冬天,热车能热个十来分钟,发动机在那空转,白白浪费油。其实现在的汽车发动机技术进步了,不需要长时间怠速热车。怠速热车不仅效果有限,还会增加发动机积碳,对发动机反而不好。一般来说,热车 30 秒左右,让机油能初步润滑各个部件,就可以慢慢上路了,在行驶过程中让发动机逐渐升温到正常工作温度就行。要是热车时间太长,就有点好心办坏事的意思了。
熄火用电,小心电瓶 “罢工”
燃油车的电瓶容量相对较小,有些朋友停车后喜欢在车里听音乐、玩手机,还把大灯开着,这时候车辆已经熄火,发电机不工作,所有用电设备都靠电瓶供电。我有次和朋友出去玩,停车后在车里聊天,听着音乐,没一会儿就把电瓶电量耗光了,车子直接打不着火,最后只能打电话叫救援,特别尴尬。所以,熄火后尽量少使用车内电器设备,要是必须用,最好把车打着,让发电机供电,不然电瓶亏电,车子启动不了,耽误事儿不说,还可能缩短电瓶使用寿命。
油箱见底才加油,油泵 “吃不消”
有些朋友可能比较粗心,或者懒得去加油,非要等到油箱见底,油表灯都亮了才想起去加油站。我有个同事就是这样,经常把车开到快没油了才着急忙慌去找加油站。其实油箱里的油不仅给车子提供动力,还起着冷却和润滑油泵的作用。当油箱里油太少时,油泵散热和润滑效果变差,长时间这样,油泵很容易过热、磨损加剧,甚至直接损坏。为了爱车的油泵着想,咱们还是养成及时加油的好习惯,当油箱里的油剩下四分之一左右的时候,就该去加油了。
强按开关,电器设备 “受伤”
开车的时候,大家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车窗已经升到顶或者降到最低了,手还下意识地按着开关不放。我有一次着急关车窗,没注意看,一直按着开关,结果听到 “咔哒” 一声,车窗电机好像出问题了,后来车窗升降就变得不顺畅。这种强按开关的行为,会给电机带来很大的负荷,严重影响电机使用寿命,说不定哪天电机就直接罢工了。所以以后操作车窗、天窗等电器设备的时候,多留意一下,到位置了就赶紧松开开关。
原地打轮、方向打死,助力泵 “压力山大”
在停车或者掉头的时候,有些朋友为了图方便,喜欢原地打方向盘,甚至把方向打死。我以前刚学开车的时候,也经常这么干,觉得反正有转向助力,没什么问题。后来才知道,原地打轮和方向打死,会让转向助力泵承受很大的压力。长时间这样,助力泵很容易磨损、漏油,转向系统也会受到影响,打方向的时候会感觉越来越沉。现在我都是尽量在车子移动起来之后再打方向盘,就算需要大幅度转向,也不会把方向打死,稍微回一点,给助力泵减轻点压力。
这些用车坏习惯,可能平时大家都不太在意,但它们就像爱车的 “隐形杀手”,一点点侵蚀着车辆的健康。从今天起,咱们都多注意一下,改掉这些坏习惯,让爱车能更好地陪伴我们出行。要是觉得这篇文章有用,别忘了给我点个赞,关注我,后续还会分享更多实用的汽车知识。祝大家出行平安,财源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