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车AEB是装了“空气”吗?热门车型测试全挂零,这背后到底是谁在“裸泳”?
最近易车那AEB超级评测结果一出,简直炸开了锅!
说白了,就是有那么几款车,吹得天花乱坠的智能驾驶,结果一上真刀真枪的测试场,直接“原地去世”,啥也没剩下,全0分!
这事儿细思极恐啊,你品你细品,这车企到底在玩啥?
别急,咱先不急着点名道姓,先来捋一捋这事儿。
AEB,自动紧急制动,说白了就是车子自己觉得要撞了,能帮你踩刹车,关键时候保命用的。
结果,这次评测直接把某些车企的遮羞布给扒了,原来不是技术不行,是压根儿就没技术啊!
这不就是“皇帝的新装”吗?
话说这事儿,其实早有端倪。
2024年1月,广州一位车主就哭诉,说他开着这品牌的车在高速上,突然失控,AEB愣是没反应,直接追尾了!
好家伙,这AEB是“装了个寂寞”?
还有2023年10月上海车展,就有车评人质疑,这车展上的AEB演示是不是造假?
是不是提前设置好的,一到真实路况就拉胯?
这事儿啊,用数据说话最实在。
虽然C-IASI碰撞测试跟AEB没直接关系,但人家测试结果显示,这车正面25%偏置碰撞表现一般,A柱都弯了!
这说明啥?
说明这车整体的安全性设计可能就存在问题,不光是AEB,其他地方也得打个问号。
更让人头疼的是,这车还老爱甩尾!
你说大马力后驱,是挺刺激,可也不能动不动就“漂移”吧?
有些车主说,稍微一加速,车尾就跟抽了疯似的,直接撞隔离带,撞别的车,那叫一个刺激!
车企肯定不认,说啥大马力后驱都这样,雨天路滑也正常。
可问题是,这世界上就你一家做大马力后驱吗?
难道别的车在下雨天就不出门了吗?
这理由,苍白无力啊!
有汽车工程师就说了,这车电控系统调校可能存在缺陷,导致扭矩过大,电子稳定系统(ESP)介入不及时。
你品,你细品,这甩锅甩得,是不是有点太牵强了?
再说说这“众生平等”的逻辑。
有些车企说,比亚迪也撞车,也自燃,凭啥就盯着我?
拜托,比亚迪一个月卖几十万辆,你总共才交付多少?
再说了,人家比亚迪可不吹啥智驾,你吹得震天响,结果一测拉胯,这能一样吗?
还有人拿鸿蒙智行的车说事,说人家也撞。
可问题是,人家车主经常发AEB成功避险的视频,你这车除了测试和宣传,实际案例在哪儿?
这高下立判啊!
这事儿最让人担心的是,这AEB这么拉胯,这车是怎么通过审批上市的?
以前新能源车审批流程简单,现在看来,这标准得提高啊!
你说这事儿,是不是有点像当年的“三聚氰胺奶粉”?
有些企业,一开始还挺靠谱,结果做着做着就忘了初心,为了赚钱啥都敢干。
这智能汽车,可不是闹着玩的,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这事儿也提醒咱们消费者,买车的时候别光听销售忽悠,啥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听听就好,别太当真。
现在很多智能驾驶辅助,说白了就是“半成品”,离真正的“自动驾驶”还差得远呢!
中国消费者协会也提醒了,智能汽车这玩意儿,理性看待,别过度依赖,仔细看清楚各种功能的限制和适用场景。
咱老百姓买个车不容易,可别被这些花里胡哨的功能给忽悠了。
好在,现在国家也开始重视了。
工信部发文,要加强对智能网联汽车的监管,严打虚假宣传。
这监管之剑一出,我看谁还敢顶风作案!
说白了,咱们不害怕国内厂商竞争,怕的就是有些企业滥竽充数,把消费者当猴耍。
希望这次事件能给整个行业敲响警钟,别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踏踏实实做技术,认认真真保安全,这才是正道!
这车企要是再不长点心,那可真就“赔了夫人又折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