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一汽丰田bZ5全网首拆直播, 看权威专家诠释“安全真章”
来源:中青在线 2025-05-10 01:30:03
大字

2024年5月8日,晚18:00-19:00,一汽丰田通过全网直播对全新纯电车型-一汽丰田bZ5进行深度剖析。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副院长孙超、深圳汽航院院长、高级工程师张睿锋两位行业专家全程鉴证解读,以“零距离”拆解与直观实验,全面解构一汽丰田bZ5的硬核安全实力与设计理念,生动诠释其“好开、好用、好安全”的车型基因及一汽丰田品牌“以人为本”的造车哲学。

软硬兼施,车身结构设计直击安全痛点

基于e-TNGA纯电专属平台,一汽丰田bZ5采用大量热成型钢打造车身,结合笼式车身设计,实现碰撞能量多路径高效分散。独创“三段式折叠前侧梁”与“插嵌式结构”,配合全系标配的9个SRS空气囊及预紧式限力安全带,形成“吸能保持+刚性强化”的双重防护设计。

直播中,张瑞锋院长现场针对一汽丰田bZ5车身中的众多加强结构进行了着重讲解,并对车辆前侧梁三段式折叠结构等吸能设计进行了解读,张瑞锋院长直言:“尽管一汽丰田bZ5拥有着大型的尾门开口,但仍确保车辆拥有与轿车相当的车身刚性,实现了操控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的提升。”

张瑞锋院长表示:“通过此前对车辆全维度的拆解,可以明确看出车辆结构左右两侧的用料材质、加强结构,和乘员保护呈现高度一致状态,可以说,一汽丰田bZ5,安全不打折扣,没有低配版。”

此外,直播中还通过积木沙盘模拟碰撞实验,将传统车身、3H车身,与一汽丰田bZ5采用的符合最新碰撞安全性能评估标准的高刚性&吸能车身进行对比,通过撞击后三台积木小车的受损程度,来判断车身结构强度,而那台近乎完好无损的积木小车,也验证了一汽丰田bZ5 “软硬兼施”的结构安全优势。

由内而外,行业标杆级电池防护设计

针对电池安全焦虑,一汽丰田bZ5拥有五重电池防护设计。

车身吸能结构防护:电池两侧边梁和纵梁之间增加柱状吸能结构,车辆地板中央热冲压成型横梁布置,发生碰撞时有效吸收碰撞能量,保护电池不受侵害。

电池外壳无电化:杜绝外因,断火源(电),可有效预防极端碰撞情况下电芯绝缘失效引起的起火,并延长电池包外壳寿命。

下置集成式冷却器:冷却器下置,可避免冷却器异常时冷却液泄露至电芯致使电芯起火等。

“绝缘”冷却液:以多年使用或发生碰撞时,电池也不会泄漏冷却液为前提,采用最新开发的可抑制电池短路的冷却液。

多重过充监测系统:可监测到电芯的三重监测,防止电池过度充电,既可避免电池过充导致的起火,又可确保电池的更长寿命。

五重防护,从根本上化解电池安全焦虑。孙超院长在直播中,通过特斯拉线圈与荧光灯管实验,直观验证绝缘冷却液的绝缘性能。并实验中强调:“绝缘冷却液以高电阻特性杜绝短路风险,下置液冷结构设计,即使多年使用或发生碰撞,电池也不会因冷却液泄漏而触发热失控现象。”张瑞锋院长补充:“车辆多重过充监测系统,可实现单电芯热失控时电池整体不失控,为用户提供远超国标的黄金逃生时间。”

主动安全 30+项驾驶辅助功能防患于未然

在主动安全层面,一汽丰田bZ5集成Momenta5.0城区辅助驾驶系统与Toyota Safety Sense智行安全(丰田规避碰撞辅助套装),涵盖DRCC动态雷达巡航控制系统、PCS预碰撞安全系统等30余项功能。直播中通过沙盘模拟实验,生动展现车辆在拥堵跟车、夜间障碍预判、紧急制动等场景下的主动安全表现,以“预判风险、杜绝隐患”的安全实力,为用户行车全程护航。孙超院长在沙盘实验中解读:“真正的安全是防患于未然,一汽丰田bZ5的主动安全设计,让每一次出行都更安心。”

安全为基,引领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直播尾声,张瑞锋院长强调:“一汽丰田bZ5的每一项安全设计,均以‘远超国标’为准则,体现品牌对‘零自燃’目标的极致追求。”孙超院长亦指出:“一汽丰田bZ5的每一项设计均以‘远超国标’为准则,其软硬兼备的车身架构与五重电池防护设计,是行业迈向‘绝对安全时代’的标杆实践。“

一汽丰田始终秉承“量产幸福”理念,以全球领先的QDR品质与28年电池“零自燃”纪录,持续为用户打造安全、智能、绿色的出行解决方案,致力于成为消费者心中“最安心的纯电伙伴”。

作为一汽丰田新能源战略的重磅之作,一汽丰田bZ5不仅以硬核安全实力重新定义纯电价值,更以”以人为本“品牌理念,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心、舒心的出行体验。未来,一汽丰田将继续以技术革新为驱动,引领新能源汽车产业向更高品质迈进。

分享到
037165901996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