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了这么多交换机,还很少拆过路由器,这应该是我拆的第二台路由器!
这是一款企业级的路由器
路由器背面,和普通交换机看起来基本外观是一样。
毫不费力的就拆开来。
首先看到的是这个灯板,使用的是普通的排线连接,从可靠上还打了胶。
灯板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单面板、板上回流焊接了贴片LED灯,然后波峰焊接了排线座。这么简单的一个电路板,采用了“回流焊+波峰焊”工艺。
降本建议点一:
如果把这个排线改成FFC线材是不是成本会更低呢?
因为只是一个灯板,并无多大电流,完全可以用FFC来代替这个26AWG线号的线材。
这样一来,排线座就可以用FFC排线座了,那么它可以和LED灯都设计在同一面进行回流焊接。
这样加工成本和物料成本的综合成本一定是更优的。
另外观察到了使用的带垫螺丝,于时我认为这个地方是否能降本是值得研究下
降本建议点二:
不得不说,从质量可靠性上来说,细节到螺丝的使用也是没得挑选。
指示灯小板和主板全统一用一种螺丝值得点赞,但是否一定要用这种带垫螺丝吗?当然我知道这种一定更好(防机械应用力、压痕、防松动、抗震、减少磨损等),在一些高要求高可靠性的场景是非常有必要,通过我前面拆解了很多大牌交换机来看,确实好像也是用这种带垫螺丝,但是对于这处普通的电路板如这个灯板小板是否真有必要。
如果直接换成普通无垫片圆头螺丝是不是能节省不可小觑的成本?
毕竟这个地方公说公有理,婆主婆有理。值得大家讨论下
12V电源板,插座处无一例外的打上了白胶固定保持可靠性,感觉这些工艺操作是交换机类产品的标配。
220V电源座是直接集成在了开关电源板上,这个设计是非常值得借鉴,以往拆解的很多交换机产品,这个座子是单独通过线材和电源板连接,这个不管成本还是效率都受影响,如下:
某交换机的220V电源座
电感部分较重的元件也打了白胶。
主板上电源座,还能看的出来有预留一个DC005的封装(和2P电源座封装做了一个兼容),虽然一般不用,但是有的时候还是很方便的,可以直接用市面非常通用的12V适配器直接来供电。
这一部分是DCDC电源电路,应该将12V 转为3.3V、1.8V或1.2V
主板上可以明显看到2部分放空元件的电路部分,从外部一些元件封装和走线看有点像是无线部分以及光纤分。
变压器边上的蓝色电容主要作用是抑制共模干扰、抵御高压瞬态冲击,一般都是用1nF/2KV规格居多。
螺丝全都通过了一个1206的0欧电阻来连接。这个我看也有些交换机是串了 2KV的1NF电容来接,到底哪种好还是要以实测为主。这个主要作用还是起到电气相关的保护作用。
“电气BOM版本”,可见这方面的管理非常好和严。
路由器上使用的芯片方案是“螃蟹”的(也就是台湾瑞昱(Realtek))
在工艺设计上,工程师在芯片2端都加了MARK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SMT贴片时精度更准。
RTL8367B是一个PHY芯片。
RTL8197D相当于主控了
可以这样理解,内存就相当于电脑的内存,可以让处理数据量更大,EERPOM可以理解成是电脑的CMOS芯片,进行相关配置。
4个 螺丝。
降本建议点三:
机箱螺丝柱可以使用机壳本身成型,这样就避免了再铆螺丝柱。
这种“鼓包”设计在很多交换机、监控类机箱上用的非常多了。可能只是外观上看感觉不好看,但实际只要你品牌好,消费者是没会在意这个,甚至反而这种能成为一人特色。
电路板背面的这种开窗设计还是第一次见,挺特别,翻过来就被这银闪闪的吸睛。
这是芯片底散热焊盘加的过孔,做了塞油,所以成现这样。
在设计的时候,就是设计成排的圆形开窗。这些细小锡珠应该是过波峰的时候焊上的
我看了一下,这些块状的开窗都是在一些线路下方,如上图所示。
这种设计应该是可以充分的保证地平面,减少一些EMC干扰问题。但不过这种设计确实很少见。
你们见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