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常年被耳机“虐耳”的数码博主,我常常在降噪和舒适之间反复横跳——入耳式降噪虽强,但戴久了耳朵胀痛;半入耳倒是舒服,可一到地铁站就得把音量调到最大,耳朵都快被轰聋了……直到我拿到了王一博代言的漫步者萝莉豆Lolli ANC舒感降噪耳机(极光绿配色),它居然用一套“自适应组合拳”,把半入耳耳机的痛点全打趴了!今天就来聊聊这款既舒服又降噪的神奇耳机到底有多能打!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之前用过的一些市面上的半入耳耳机,总喜欢老式的“三代经典模具”糊弄人,戴的时间一长耳廓压得生疼,轻轻摇头晃脑就特别容易掉。这些在漫步者Lolli ANC的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如果其它蓝牙耳机是“3代经典”,那它被称作是“半入耳舒适佩戴4.0,我觉得就再合适不过了。
看官方品牌介绍得知,这是漫步者基于19组国人耳道模型,和上万次真人测试优化,加上耳机重量压缩到单耳仅4.4g,以及腔体曲线为耳蜗“量身定制”。我戴着它连续看了2小时电影,耳朵都是毫无胀痛感,更绝的就是戴在耳朵上的牢固程度,该说不说,确实很适合我们这些小耳道的人士。
耳机内测还有肤感入耳检测,摘戴自动暂停播放,摘戴会自动暂停播放,连掏手机看时间的动作都能精准识别。这种“隐形陪伴感”,简直把舒适体验卷到了新高度!
据我了解,不少传统半入耳耳机很多都只是标了一个降噪的名字,但实际体验连凑合都有点不好凑合,但漫步者Lolli ANC的优秀之处就在于加上了自适应主动降噪2.0,它通过佩戴检测算法实时扫描耳道结构,匹配19组降噪参数,连耳廓漏气的细微差异都能精准补偿。
实测在公园开启降噪,人声鸟鸣声瞬间降低到极小,但是一些人喊喇叭的声音就能清楚被耳朵听到———原来它专门保留了人声频段,让人安全感拉满!还有最让人感动的是缓适降噪技术,降噪没有突然的耳压冲击,而是像“温水煮青蛙”般让噪音逐渐消退,很多有这种晕降噪体质都能轻松适应。
我过去总以为半入耳和“澎湃低频”无缘,所以漫步者Lolli ANC有了13mm三复合强磁单元并搭配自适应低频补偿算法,这直接把我听懵了!播放《列车开往春天dj版》原声时,那种动次打次的声音从耳膜直击天灵盖,有种在现场听的那种感觉;在听周深《大鱼》,钢琴键清晰得仿佛能看到指尖在琴键上按下。
这其中秘诀就在于它能实时监测佩戴贴合度,智能修复漏音损失的低频能量。哪怕耳机稍微松动,自研等响度算法也能动态平衡频响曲线,保证音量高低一致、细节不丢失。这技术力,不愧是老牌声学大厂的手笔啊!
某些厂商为了掩盖单元缺陷,把EQ调得又闷又糊,那种感觉凡是体验过的都懂。而漫步者直接甩出Hi-Res金标认证和LDAC高清解码,用硬件实力说话!
试听蔡琴《被遗忘的时光》,鼓点下潜深而不轰头,人声醇厚而又有力;切换《九儿》原声,空间感层次分明。更惊喜的是APP里还有5种原厂调音风格——流行模式的人声突出、摇滚模式的鼓点炸裂、古典模式的声场开阔……每一种都像是专业调音师手把手打磨,完全没有“强扭的瓜”。
你以为这就是全部吗?别急当你打开Edifier Connect APP,你就会发现它不仅能自定义触控手势(长按切歌、双击降噪),还能开启21国语言实时翻译,双设备连接,如果翻译这个功能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还比较无用,但总好过没有,那双设备连接可就是办公人士的救星了。手机追剧+电脑会议无缝切换,彻底告别反复配对的抓狂。
这里也不得不提一嘴它的续航,漫步者Lolli ANC的续航根据实测在充满电的情况下,总续航能达到34小时。还有IP54防水和80ms游戏低延迟,属于是全能性性价比选手。
从表现出来的体验来看它,这款漫步者Lolli ANC具有像舒适佩戴、自适应降噪、绝妙音质、智能交互,双设备连接等诸多功能,对比动辄千元的竞品我敢说毫不逊色,它不只是把价格打到了500元内,还附赠Hi-Res金标和王一博同款颜值,学生党和上班族刚需买耳机的不二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