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元级电动车市场,九号、小牛玩得风生水起,爱玛、台铃却集体“隐身”,这背后的真相,难道仅仅是“有心无力”?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万元级电动车市场的“爱恨情仇”。
要说这电动车市场,那可是个“水深火热”的地儿。你看看这销量数据,3000元以下的车型,妥妥的销量担当,占据了八成市场份额。反观万元级,连个零头都算不上,区区3%。说白了,爱玛、台铃这些老牌劲旅,靠的就是“薄利多销”的生意经。
但问题来了,难道他们真的不想啃啃这“高端”的骨头?其实不然,早些年,爱玛就曾试水高端市场,推出了“玛卡龙”系列,价格也飙到了8000多元。可结果呢?市场反应平平,压根没激起啥浪花。你品你细品,这“玛卡龙”除了名字好听点,设计上跟自家其他车型没啥太大区别,智能化更是没跟上。这年头,光靠“换壳”可忽悠不了消费者。
再看看市场大环境,电动车核心部件,电机、电池、控制器,这些玩意儿的成本几乎透明,价格战打得那叫一个“血雨腥风”。谁敢轻易涨价,那不是等着被竞争对手“吊打”吗?雅迪也曾推出高端车型S80,结果也是一样,硬件是堆上去了,但消费者愣是觉得不值那个价,销量自然上不去。
也不是所有传统品牌都“坐以待毙”。台铃就另辟蹊径,在东南亚市场玩起了高端局。他们推出了一系列高性能电动摩托车,价格比国内同类产品高出一截,有些甚至超过万元。这些车型在动力、续航、智能化上都做了升级,瞄准的是对出行品质有更高要求的海外用户。这说明啥?传统品牌并非没有高端化的野心,只是需要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市场和产品定位。
那么,为啥九号、小牛就能在万元级市场混得开呢?关键就在于“智能化”!他们可不是简单地堆砌硬件,而是把智能化功能玩出了新高度。就拿九号E300P来说,价格高达2万元,但依然一车难求。为啥?因为它配备了自动驾驶辅助、多种传感器,让用户体验到了真正的智能化。
九号、小牛的智能化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人家可是砸了真金白银搞研发。就拿九号公司来说,从2014年成立以来,累计研发投入超过20亿元,其中大部分都砸在了智能化技术上。这年头,想靠“科技狠活”赚钱,没点真本事可不行。
传统品牌也不是没意识到智能化的重要性。爱玛推出了“智行+”系统,台铃推出了“云动力”系统。但这些系统功能相对简单,跟九号、小牛比起来,还有很大差距。传统品牌想要在智能化上有所突破,还得加把劲才行。
你以为光靠品牌就能卖高价吗?当然不是,电池技术也是高端电动车的“命门”。万元级电动车普遍采用高能量密度的锂电池,才能保证更长的续航里程。九号E300P采用72V58Ah的锂电池,续航里程可达120公里。这没点“黑科技”,怎么敢卖这么贵?
政策的扶持也功不可没。像上海等地,对符合条件的新能源电动车提供补贴或免费牌照,这无疑降低了高端电动车的购买门槛,吸引了更多消费者。
传统品牌想要在万元级市场分一杯羹,光靠“情怀”和“低价”是行不通的。必须在智能化、设计、用户体验等方面进行全面升级,加大研发投入,掌握核心技术,打造出真正具有差异化竞争力的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至于未来电动车市场会如何发展,咱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