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李书福打响第一枪, 吉利剑指500万辆
来源:政知新媒体 2025-05-10 15:21:33
大字

在全球新能源汽车资本舞台上,极氪的退市消息,宛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

就像候鸟穿越风暴回归栖息地,极氪的退市不是败退,而是李书福精心策划的“战略迁徒”。

当美国筑起偏见高墙,李书福打响中概股回流第一枪,祭出“一个吉利”的核聚变战略,剑指500万辆新高度。

1. 极氪转身回归吉利

可能从未有一个新能源品牌,背后的故事像极氪一样跌宕起伏。

一开始,极氪只是领克电动汽车事业部,其首款车型极氪001,最初就是领克概念车领克ZERO。后来,极氪从领克剥离出来独立运作。

然后只用了约三年时间,极氪就于去年5月份,在纽约证券交易所隆重挂牌上市,成为“最快IPO美股市场的新势力”。

去年11月份,领克合并领克成立极氪科技集团,上演了一场反向合并的“奇特”案例。

然而,近日又有大消息爆出,吉利汽车计划收购极氪已发行全部股份,建议购买价为每股极氪股份2.57美元或每股美国存托股票25.66美元。

吉利汽车目前持有极氪约65.7%的股份,如交易完成,极氪将与吉利汽车实现完全合并。极氪实现私有化并于纽交所退市将,成为吉利汽车的全资附属公司。

从品牌发布到IPO,极氪用了37个月的时间;从上市到计划退市,用时不到 12 个月。

2. 李书福打响第一枪

外界对于极氪火速从美股撤回的讨论,很难避开当下国际大环境密切关联的事件。极氪退市并转身回到吉利怀抱,踩在了中概股回流热议的高峰点上。

美国前财长耶伦早前就提出“即日起启动中概股退市程序”,中概股面临美方新一轮压力与严格审查,

近日,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将创造条件并支持优质中概股回归内地和香港市场”。

深谙国际局势的李书福,带领极氪打响了中概股回流的第一枪。

事实上,极氪在美股过得并不太好。

首先,美股市场对中国新能源品牌的认知停留在非主流,哪怕极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亮眼成绩,美股依然将之视为“普通中国汽车制造商”,自然难以获得较高估值和资本涌入。

其次,基于复杂的政经原因,美国证监会对中概股持续加码监管,诸如审计要求、信息披露标准等,让中概股压力重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面对这样环境,极氪还不如早日回归的好。

3. 吉利剑指500万辆

当然,上述这些都只是外因,极氪与吉利合并,最重要的根源在于内因。

去年9月,吉利发布《台州宣言》,李书福开启惊天布局,在愈加内卷的市场环境下,拉开了战略聚焦和整合大幕。

吉利帝国展开“品牌大吞噬”,几何并入银河,翼真和雷达归于吉利汽车,极氪吞下领克……

如今看来,这场大场合远未结束,极氪退市回归吉利汽车后,吉利体系或将还有大动作。

2024年以前,吉利处于大规模扩张阶段,旗下汽车品牌接近20个之多,这就不免造成资源内耗等情况。

经过“一个吉利”的新战略,李书福尝到了整合的优势和甜头。

据悉,仅领克和极氪品牌合并之后,研发投入预计将减少10%-20%,供应链成本因规模化效应而下降5%-8%,产能利用率提升3%-5%。

极氪回归吉利汽车后,能够进一步推动内部资源深度整合和高效协同,大大提升市场竞争力。

无论是中美摩擦拉开的中概股集体回撤序幕,还是李书福基于其对汽车产业的敏锐触觉,实现更长远的战略考量,吉利这个汽车帝国都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战略巨变。

极氪的退市,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按照吉利控股集团的规划,2027年汽车销量将超过500万辆。

在未来的竞争中,整合后的吉利集团有望以更强的姿态,冲击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巅峰,助力中国汽车工业从“跟随者”到“引领者”的关键一跃。

分享到
037165901996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