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缺席车展不意外, 嘈杂的市场混杂着叫卖声
来源:甘肃日报 2025-05-06 16:21:36
大字

今年上海车展,多个汽车品牌缺席,并不让人意外。

除了没车可展或处在生死存亡阶段的车企外,或许当“每日送5000顶帽子”登上热搜时,上海车展也变味儿了。

超豪华品牌“隐身”

像兰博基尼、玛莎拉蒂、劳斯莱斯这样的超豪华品牌选择“隐身”,一方面是百万以上的豪车在国内的销量下滑尽显颓势,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品牌的战略向上,豪华定位的新车反而水涨船高,车展的超豪华馆不再仅仅是国际品牌的独唱。

当然,更重要的是传统超豪华品牌的战场根本不在这里,与其花费不菲的投入去大海捞针,还不如去办私享会去捞真正能匹配的用户,选择将资源和精力集中在更能体现品牌和产品价值的地方,法拉利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韩系品牌集体“失联”

韩系车集体缺席本届上海车展,现代、起亚、捷尼赛思均没有参展,这也导致参展的合资车企数量创历年新低。这其中品牌定位的固化、电动化转型的滞后等等可能是主要原因。

现代和起亚的转型阵痛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或许它们选择修身养性,先让中国品牌自己卷,等市场回归正常再做打算。作为销量主要输出的北京现代同样如此,同样是以燃油车为主打的合资品牌,但是相比日系和德系合资在新能源上的本土化响应速度还是差了一大截,销量大跌之后推出一口价来挽回差距,顾不上上海车展也正常,毕竟投入产出比要拎得清。从现在公布的信息来看,北京现代会把新车放到成都车展,届时还是值得关注一下。

法系品牌新车“断档”

法系车也是同样的原因,如今的存在感极低,市场销量持续低迷,产品策略与中国市场需求脱节,根本没有新车可以展示。座舱硬件水平停留在3年前,中控屏卡得像PPT,实在赶不上时代变化。如果是追求买新不买旧的用户,法系车就可以直接pass了。

以上这些车企大部分存在转型阵痛、战略收缩或资金链动荡等等问题。但是还有些车企比较特殊,比如斯巴鲁代表一类对中国市场比较佛系的品牌,主战场也不在这里。比如雪佛兰和别克并网销售,由于产品定位有一定重合,雪佛兰并入别克也是一种减负。比如哪吒、极星这类已经到了暴雷边缘的品牌,比如特斯拉在“上海车展维权”事件之后果断退出。

总结:

不参展并不代表“塌房”,但电动车占比超过50%的那一刻,燃油车的大佬们势必要抛开面子去寻求转变,本次上海车展一个关键词是“本土化合作”,除了选择与中国本土企业达成合作,提升智能化和辅助驾驶能力外,“中国特供”也成为本次车展的主旋律,“在中国,为中国!”成为了口号,针对中国市场研发的平台架构和专属新能源将陆续到来。

分享到
037165901996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