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北京现代ELEXIO正式发布, 纯电平台SUV, 预计三季度上市
来源:中国科学报 2025-05-10 20:36:41
大字

2025 年 5 月 7 日,北京现代 ELEXIO 正式亮相,作为品牌首款纯电平台 SUV,其命名源于英文 “ELECTRIC” 创意变形,后续将推出中文命名。新车采用全新设计语言,外观圆润饱满,配备贯穿式日行灯带、隐藏式门把手等纯电专属元素,提供哑光白、暮山紫等配色,轮胎规格为 255/45 R20。

官方称其纯电续航里程超 700 公里(测试工况未知),支持 27 分钟将电量从 30% 充至 80%。车辆搭载毫末智行组合辅助驾驶系统,2025 - 2026 年将持续升级功能;内饰采用环抱式设计,取消仪表台物理按键,搭载高通 8295 芯片,配备新概念驾驶信息显示屏与隐藏式储物格,车机集成高德地图等本土化应用。新车预计今年三季度上市,将入局紧凑型纯电 SUV 市场,与起亚 EV5、上汽大众 ID.4 X 等车型形成竞争。

北京现代 ELEXIO 的前脸设计采用新能源车型常见的封闭式中网结构,横向线条拉宽视觉宽度,呈现稳健姿态。最上方的贯穿式日行灯带由八组水晶棱镜矩阵构成,内部融入 "∞" 符号与数字 "8" 造型,与两侧细长灯组自然衔接,点亮后形成规律性光影分布。下方黑色装饰包围采用多段式分层设计,底部配备主动开闭进气口,可根据电池和电机温度动态调节散热效率,优化空气动力学性能。

前牌照框上方集成前向摄像头,前包围内部嵌入四颗超声波雷达,为辅助驾驶系统提供环境感知支持,这些硬件以隐藏式布局融入前脸结构,保持整体简洁性。哑光材质与车身同色部件通过高低起伏的曲面过渡,既避免纯电车型常见的单调感,又符合降低风阻的工程需求(风阻系数 0.26Cd)。值得注意的是,前脸设计语言与尾部贯穿式尾灯形成呼应,前后灯组均采用像素化光源模块,在满足功能性的同时保持设计统一性。这种将科技配置隐形化、设计元素符号化的处理方式,展现了北京现代对新能源时代造型逻辑的理解。

北京现代 ELEXIO 的车身侧面延续了 E-GMP 平台短前悬、长轴距的工程优势,通过多组立体线条与功能性设计元素,构建出兼具运动感与实用性的视觉语言。侧身腰线从大灯眼角延伸至尾灯末端,形成 15° 黄金仰角的俯冲姿态,配合溜背式车顶线条与 20 英寸钻石切割轮毂,将风阻系数优化至 0.23Cd。车顶采用隐藏式 D 柱设计,配合熏黑车窗边框与悬浮式行李架,营造出双色车身的视觉效果,同时 D 柱前方的三角窗加入后倾灰色装饰条,与车顶末段尾翼相连,形成环绕式光影层次。

车身侧面通过多组折角线条强化立体感:前翼子板隆起的曲面与车门中部的内凹式腰线形成对比,配合黑色轮眉与车门下部的黑色装饰条,既提升视觉上的离地间隙,又通过材质对比削弱厚重感。隐藏式门把手采用电容感应设计,在 - 30℃低温环境下仍能保持稳定触发,与车身同色的侧裙通过高低起伏的曲面过渡,在降低风阻的同时增强侧面层次感。充电口位于右前翼子板处,采用按压式电动开启,盖板边缘集成充电状态指示灯,可通过不同颜色显示充电进度。

尺寸方面,基于 E-GMP 平台的工程特性与同平台车型(如 IONIQ 5 轴距 3000mm)的布局逻辑,预计 ELEXIO 的轴距将达到 2950-3000mm,车身长度约 4700mm,宽度约 1900mm,高度约 1650mm,定位中型纯电 SUV。这种尺寸设定不仅保证了车内宽敞的乘坐空间,配合纯平地板设计,后排腿部空间可达到 950mm 以上,同时 20 英寸轮毂(轮胎规格 255/45 R20)与短前悬设计进一步强化了车辆的运动姿态。从竞品对比来看,其尺寸介于起亚 EV5(轴距 2750mm)与 IONIQ 5 之间,在保证实用性的同时兼顾造型比例。

北京现代 ELEXIO 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以毫末智行提供的硬件方案为基础,构建了覆盖多场景的感知与决策体系。车身前部集成 1 颗前向摄像头(位于前牌照框上方)、4 颗超声波雷达(嵌入前包围内部),后部预计配备 2 颗后向摄像头及 4 颗超声波雷达,形成基础环境感知矩阵,可实现障碍物识别、车道线监测等功能。尽管官方未明确公布毫米波雷达数量,但结合同价位车型配置逻辑,推测可能搭载 1 颗前毫米波雷达与 2 颗角雷达,用于中长距离目标探测。

功能层面,新车标配自适应巡航(ACC)、车道居中保持(LCC)等基础辅助驾驶功能,可在 0-150km/h 时速范围内实现跟车行驶与车道修正。2025 年内计划通过 OTA 升级增强型泊车辅助系统,支持垂直 / 水平车位自动泊入、记忆泊车等功能,依靠超声波雷达与摄像头融合算法提升车位识别精度。2026 年将进一步更新组合辅助驾驶功能,预计新增高速领航辅助(HWA),可在高速公路实现自动变道、匝道出入等操作,不过城市复杂路况下的领航辅助功能暂未公布具体时间表。

系统硬件布局注重实用性与成本平衡,摄像头与雷达采用隐藏式设计,前向摄像头支持 190° 广角视野,可识别前方 200 米内车辆、行人及交通标识。软件层面,车机系统搭载高通 8295 芯片,算力达 200TOPS,支持多传感器数据实时融合处理,但受限于硬件配置,其辅助驾驶等级暂定为 L2 级,与主流新势力品牌的高阶智驾方案存在差异。从竞品对比来看,该系统侧重基础功能的稳定性与后期可升级性,适合对智能驾驶有基础需求、注重实用性的用户群体。

北京现代ELEXIO的动力系统信息目前由官方披露的核心数据集中于续航与补能效率,具体电机参数、电池技术细节尚未完全公开。根据已知信息,新车定位纯电SUV,采用纯电专属平台打造,官方宣称其纯电续航里程超过700公里(测试工况未明确),结合同级别车型普遍采用CLTC工况推测,该数据或基于此标准测算。补能方面,车辆支持27分钟将电池电量从30%充至80%,初步判断配备高效快充技术,虽未公布具体电压平台(如800V或400V),但该充电速度处于主流纯电车型中等偏上水平,兼容国内99%以上公共充电运营商,具备较好的补能便利性。

动力架构方面,官方暂未公布电机数量(单电机或双电机)、功率、扭矩等具体参数,也未明确是否提供两驱或四驱版本。从车身尺寸及定位来看,新车预计主打家用市场,推测入门版可能采用单电机后驱布局,兼顾续航与能耗效率,高配版或提供双电机四驱选项以提升动力性能,但相关信息仍需官方进一步确认。电池部分,目前仅知其为纯电平台专属设计,通过增大车身尺寸为电池预留安全空间,电池防护架构采用8横7纵高强度设计,可适应-30℃至55℃极端环境,不过电池类型(三元锂或磷酸铁锂)、容量及能量密度等核心参数均未披露。

整体而言,ELEXIO的动力表现以长续航和高效快充为主要卖点,具体技术细节仍存在信息盲区,需待官方后续公布更多参数以全面评估其动力性能与技术水平。这种信息披露节奏符合新车上市前的预热策略,既突出核心优势,也为后续传播预留空间。

作为北京现代本土化纯电战略的首款落地车型,ELEXIO 以 E-GMP 平台为基础,在设计上融合功能性与东方美学元素,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注重基础体验与后期升级潜力,动力表现聚焦长续航与高效补能。其尺寸定位与配置策略,瞄准注重实用性和科技配置的家庭用户,未来上市后将面临主流合资品牌及新势力车型的竞争,能否以均衡产品力打开市场仍需接受用户检验。

分享到
037165901996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