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自动驾驶都吹上天了,结果真能让人高枕无忧了吗?
2023年10月,美国旧金山,通用汽车旗下的自动驾驶公司Cruise,摊上大事儿了。
一辆无人车,冷不丁地撞伤了行人,这下可好,舆论炸锅,监管部门也坐不住了,直接叫停了Cruise在旧金山的无人驾驶出租车运营。
你品,你细品,这事儿闹的,之前吹的那些智能、安全,都成了啥?
这事儿也给咱们提了个醒,自动驾驶这玩意儿,真没那么简单。
说白了,自动驾驶的安全性,现在还是个大问题。
咱们平时开车,最怕啥?
高速跑一趟,回来一看,车头简直就是个“昆虫乱葬岗”,各种虫尸糊得那叫一个严实。
以前没激光雷达的时候,顶多就是心疼车漆,可现在有了这玩意儿,虫尸糊上去,直接影响判断,搞不好就要出大事儿。
诶,说到激光雷达,这玩意儿可是实现高级自动驾驶的关键。
2023年1月,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的CES上,Mobileye的CEO Amnon Shashua就说了,激光雷达在L4/L5级别自动驾驶中,那可是顶梁柱。
Mobileye还搞了个基于视觉的自动驾驶方案,说是作为激光雷达的补充。
2023年5月,宝马也跟Innoviz Technologies合作,说要用他们的激光雷达技术。
你看,这些大厂都在押注激光雷达,可见这玩意儿确实有点东西。
那话说回来,激光雷达这事儿就稳了吗?
高速公路上的“虫尸惨案”怎么解决?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凯迪拉克在上海车展上,搞了个大新闻,直接把激光雷达放到了前挡风玻璃里面。
这一招,绝了!
减少了虫尸的直接影响,挡风玻璃脏了,咱有清洗功能啊,随时都能清理。
还不影响车辆造型,不像有些车,前方顶着个硕大的激光雷达,怎么看怎么别扭。
当然了,这事儿也不是十全十美。
虫尸撞在挡风玻璃上,照样会影响判断力。
但挡风玻璃的清洗频率,肯定比激光雷达裸奔要好得多。
凯迪拉克这招,看似解决了激光雷达的“虫子危机”,但背后,其实引发了我们对自动驾驶更深层次的思考。
话说,自动驾驶这玩意儿,各个厂家都在搞,路线也各不相同。
2022年7月,美国加州,特斯拉的Autopilot系统,就被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给盯上了。
原因是过去几年,发生了好几起涉及Autopilot的交通事故,有些事故还发生在高速公路上,撞上了静止的紧急车辆。
这事儿说明啥?
说明自动驾驶系统在特定场景下,还是有局限性的,比如对静止物体的识别不足。
再看看咱们国内的蔚来汽车,2023年4月,在上海车展上,蔚来也发布了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
蔚来汽车CEO李斌就说了,激光雷达是实现高级辅助驾驶功能的关键,但辅助驾驶不是自动驾驶,驾驶员还是要保持警惕,随时准备接管车辆。
你看,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大家都对自动驾驶保持着谨慎的态度。
凯迪拉克在智能驾驶方面,搞了个DNS系统,时刻监测你的眼球和交互联动方向盘,座椅还会加入灯光、声音和震动,就是为了提醒你。
多方位的提示,也能对车主带来一定的警告作用,让他们不至于滥用辅助驾驶系统,最终引发事故悲剧。
话说回来,自动驾驶的未来,到底会是啥样?
2024年2月,美国的Waymo,宣布要扩大其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范围,计划在更多的城市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
Waymo CEO Tekedra Mawakana说了,他们的无人驾驶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有信心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出行服务。
你看,自动驾驶这玩意儿,正在一步步走向成熟。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安全问题,依然是首要挑战。
自动驾驶的未来,需要技术创新与伦理思考并重。
凯迪拉克解决了激光雷达失灵的“虫子危机”,但我们真正“没想到”的,或许是这场技术革新背后,隐藏着的对安全、责任的终极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