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吉利汽车发布公告称,计划收购极氪已发行全部股份。吉利汽车目前持有极氪约65.7%的股份,如交易完成,极氪将与吉利汽车实现完全合并。极氪将于纽交所退市实现私有化。
在公告里,吉利汽车表示,收购极氪股份是为了推动内部资源深度整合和高效协同,杜绝重复投入,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打造长期价值。
吉利汽车建议购买价为每股极氪股份2.566美元或每股美国存托股票25.66美元作为对极氪的估值。该价格较最后交易日美国存托股票于纽交所的收市交易价溢价约13.6%,较截至最后交易日止最后30个交易日期间美国存托股票于纽交所的成交量加权平均价格溢价20.0%。
由此计算,吉利汽车要收购极氪剩下的34.3%股份,将支付约22.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2亿元)。
自发布《台州宣言》以来,吉利不断整合资源。吉利几何、翼真(LEVC)和雷达纷纷并入吉利银河,领克并入极氪并成立极氪科技集团。若极氪成功私有化并入吉利汽车,极氪汽车能否获得更多发展机会?
1
持续亏损●
2024年5月10日,极氪在美股上市,从成立自上市仅花了37个月,刷新了新能源汽车品牌从发布到IPO的最快纪录。上市当天,极氪收盘市值达58.98亿美元,但2023年极氪完成A轮融资时,其估值达130亿美元。
对比其他新能源美股上市车企,极氪的市值也较低。截至5月9日收盘,极氪市值66.24亿美元。理想汽车291.5亿美元,小鹏汽车186.5亿美元,蔚来89.68亿美元。显然,极氪的市值长期被低估。
除了资本市场表现不佳外,极氪的业绩也面临着一定的压力。
2021年-2024年,极氪的收入分别为65.28亿元、318.99亿元、516.73亿元、759.1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4.94%、388.69%、61.99%、46.91%;净亏损分别为45.14亿元、76.55亿元、82.64亿元、57.91亿元,累计净亏损已超260亿元。
2024年,极氪交付22.21万辆,同比增长87.2%,其定下的23万辆年度目标,完成率96.5%。从单车利润来看,2024年极氪每卖出一台车,就要亏损约2.61万元。
此外,极氪也面临负债率较高的风险。据同花顺iFinD数据,2022年-2024年,极氪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30.67%、132%、131.08%。2024年,蔚来、小鹏汽车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7.45%、62.19%、56.07%。在A股上市企业中,负债率最高的众泰汽车也仅93.33%。
如此高的负债率也在无形中加大了极氪的经营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1月,吉利控股宣布对极氪、领克股权结构进行优化,理顺股权关系,减少关联交易、消除同业竞争,推动内部资源深度整合和高效融合。吉利控股集团将向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转让其所持有的11.3%极氪股权,交易完成后,吉利汽车对极氪的持股比例将增至约62.8%。同时,极氪将持有领克51%股份,领克其余49%股份继续由吉利汽车旗下全资子公司持有。
2025年2月14日,极氪、吉利汽车分别发布公告,宣布极氪完成领克收购及注资事项,完成后领克51%权益归属极氪,49%权益归属吉利汽车,领克成为极氪非全资附属公司。同日,极氪科技集团正式成立,安聪慧任吉利控股集团总裁、极氪科技集团CEO;刘向阳出任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继续领导领克品牌,担任领克品牌CEO;关海涛从原极氪品牌首席营销官(CMO)调任至极氪科技集团担任首席商务官(CBO)。
根据2024年极氪品牌、领克品牌模拟合并财务公告。报告显示,极氪科技集团(含极氪品牌、领克品牌)2024年总营收1138.9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整车营收945.6亿元,同比增长48%。
此次,吉利汽车又向极氪发出私有化建议,也将进一步减轻极氪的压力。
2
仍在不断调整●
自极氪、领克合并成为极氪集团以来,其调整不断。
在吉利汽车发布公告前两天,极氪科技集团发布了重要的人事变动。5月4日,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领克销售公司总经理林杰分管极氪品牌国内营销服整体工作,直接管理品牌营销中心、用户增长中心、用户交付中心;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林金文直接管理用户服务中心、用户网络中心、用户数字化、运营与流程。
相比领克,极氪的销量压力更大。2025年,极氪科技集团计划达成71万辆的年销量目标,其中领克39万辆,极氪32万辆。1-4月,极氪科技集团累计销量为16.53万辆,完成年度销量目标的23%。其中,领克品牌的销量为10万辆,年目标完成率25.6%;极氪品牌累计销量为5.5万辆,年度目标完成度为17%。
平安证券指出,极氪私有化的目的是为推动内部资源深度整合与高效协同,杜绝重复投入、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长期价值。自公司发布《台州宣言》以来,已有多项聚焦举措实施,即推行“两横七纵”——形成两大汽车业务主体,即吉利汽车集团(整合吉利,银河,几何等)和极氪科技集团(整合领克、极氪),七纵即指技术层面,将在机械架构、电子架构、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电驱/电池/超级电混等七大领域深化协同。从效果看,降本及费用优化有成效——据极氪财报,2024年极氪品牌实现总营收759亿元,同比增加47%,全年整车销售业务毛利率呈现逐季提升态势。
显然,如今的吉利正在加速整合内部资源。有媒体报道称,吉利集团发布公告,将极氪的智能座舱团队合并入吉利集团中央研究院。合并后的智能座舱团队,将由新任命的吉利集团首席座舱科学家姜军担任一号位。目前极氪与吉利集团的座舱平台开发团队已经是同一个,同时,吉利研究院为吉利和极氪分别设置了独立的座舱交付团队。
4月23日,吉利在上海车展宣布吉利控股集团将整合旗下电池业务,成立全新电池产业集团——浙江吉曜通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吉曜通行”),将原有的金砖电池、神盾短刀电池,统一为神盾金砖电池品牌。此前,神盾短刀电池供银河品牌,金砖电池服务极氪、领克等高端品牌。整合后,电池品牌统一为金砖电芯。
平安证券指出,极氪成立初衷是作为吉利向高端纯电赛道转型的抓手,极氪基于全新纯电平台、成立了全新的组织、设立了全新的销服与补能体系,并先后推出多款车型,覆盖多个细分市场,独立于传统车企使得极氪可以轻装上阵探索转型路径以较快速度获取转型经验,可赋能给整个吉利汽车集团。
如今,从极氪、领克合并,到吉利汽车计划私有化极氪,极氪成为了吉利资源整合的重要一员,回归吉利体系后,极氪能否更进一步也值得期待。
作者丨卫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