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零跑花小钱办大事: 走比亚迪的路, 让小米无路可走?
来源:腾讯新闻 2025-05-06 19:21:14
大字

零跑和红旗的合作传闻,实锤了。

早在3月份,双方就达成了一份协议,展开深度合作。

上海车展上,零跑汽车透露,“将为一汽集团提供电动车平台,该平台将用于推动红旗的海外销售。”

朱江明在车展期间的群访中也提到,零跑与一汽共有三个方面的合作,分别为资本、平台&产品、零部件。

3月份双方公开的协议是联合开发一款车型,该合作正在进行,另两项还在接洽中。

所以,接下来红旗有可能推出的,是一款和零跑B10同平台、采用LEAP 3.5架构的新车。

零跑在车圈素来有“半价理想”的称号。

2023年3月,零跑就以一个炸裂的定价,引爆了国内车市。

在发布会上,朱江明再次声明,“零跑汽车要做用户的代工厂,只赚辛苦钱。”

了解汽车行业的朋友都知道,整个汽车行业是由无数供应商组成的庞大产业链,车辆是整车厂从供应商手里采购零部件,再组装起来卖到用户手里的。

对于用户来说,一辆车从单个零部件到整车,中间可能会历经多层“中间商”赚差价。

零跑汽车的意思,就是打掉中间多层“中间商”,省掉这些差价,这样用户面临的汽车终端售价就能低一些。

不得不说,在价格战的战火燃起之时,零跑汽车选择的这一路线相当有效。自此,零跑的月交付量开始一路走高,直至攀升到2024年底月销4万台的高峰。以至于,其自研的四叶草架构、以及足够有竞争力的产品,都被跨国车企巨头Stellantis集团看上了。

后来,Stellantis投资约15亿欧元,获得了零跑汽车约20%的股权,双方宣布以51%:49%的比例成立合资公司零跑国际。

然而让很多人没想到的是,正如开头所说,LEAP 3.0卖给了Stellantis,LEAP 3.5卖给了一汽。

甚至据朱江明表示,2024年零跑汽车达成了10个零部件外部定点的项目,客户包括合资、外资以及自主车企,零部件则涵盖了电驱动、车灯等。

可见零跑自研的零部件,都承担了为零跑创收的任务,堪称车圈“万物皆可卖”的典型。

仔细琢磨一下,新能源整车厂、自研零部件有外部客户定点、产品性价比高……这不就是比亚迪的翻版吗?!

确实,双方都选择了大量自研核心零部件,来实现降本增效。

朱江明对此进行总结,“零跑的特点有两个,全域自研和成本定价。”

先来说全域自研,今天这个概念除了彰显车企技术实力,还有个更现实的意义——省钱。

2023年初,零跑全域自研覆盖的成本就已达到70%,官方曾给过一个简单的例子:

“像零跑C11、C01,哪怕10万元的成本,其中有7万元零部件是我们自制的。如果外购有10%毛利空间差价的话,我们就比别人有7000元的竞争力。”

并且,由于汽车行业是存在规模效应的制造业,“随着规模越大,(自研和外采之间)所产生的价差会更大,平摊更多的研发成本。”

这两年零跑汽车的销量,从年交付14.42万台上涨到29.37万辆,带动零跑的毛利率于2023年转正(0.5%)、2024年进一步提升至8.38%,而毛利率的暴涨又推动零跑在2024年正式扭亏为盈,成为第三家赚着回头钱的中国新势力。

与此同时,成本定价的策略,则帮助零跑汽车巩固并扩大了基本盘。

零跑B10凭借11.98万元带激光雷达的定价,刷新了行业内“智驾平权”的门槛,预售开启48小时其订单量便突破3.17万辆,且有70%的用户选择了搭载激光雷达的智驾版。

上海车展,零跑汽车又有新车B01亮相。

鉴于零跑汽车现在月交付量约4万的规模,几乎全靠C系列(T03在产品序列中早已不占主导地位)完成,B10火爆的订单量几乎可以直接推测,B系列产品线成型后,必将大幅扩大零跑的交付规模。

而从零跑的产品来看,显然领会到了“该省省,该花花”的精髓。

配置方面,C系列增程号称“半价理想”,众所周知理想以冰箱彩电大沙发出名,零跑C系列就阉割了15万价位区间可有可无的冰箱,保留了用户更在乎的彩电、大沙发;

零部件方面,零跑没有再使用宁德时代这一行业头部供应商的动力电池,而是选择中创新航、国轩高科、欣旺达等二三线动力电池厂的产品;

从这些地方上省下来的钱,被零跑用到了更大的车身尺寸和车内空间、率先采用8295座舱芯片提供更流畅车机等用户感知度更明显的地方上去。

即,把钱花到刀刃上去了,零跑自然就能提供越级的体验。

在极为烧钱的研发方面,零跑也很“鸡贼”。

别看零跑凭借B10似乎一下成了“智驾平权”的主力推动者,还宣布要给之前开了辅助驾驶包的老用户退款,但零跑实际扮演的是“智驾跟随者”的身份。

当友商在争论L2+、L2.999的概念时,零跑并没有针对组合辅助驾驶进行太多的投入,直到2024年初零跑的智驾团队都仅有300多人。

也是同样的时间点,端到端成为整个行业的热门词汇,零跑认为技术路线已经明确,才开始重金投入。

一方面,零跑省去了以亿计算的试错成本,另一方面,成熟的供应链也大幅降低了上车的辅助驾驶软硬件成本。

例如零跑B10搭载的硬件,就是高通8650智驾芯片+最新一代禾赛ATX激光雷达。

甚至零跑只提供L2基础版(LCC、ACC、辅助泊车)和L2高阶版(即现已禁用的“高阶智驾”),不安排中间路线(高速NOA等)的策略,都暗合了国家要求车企严格区分L2和L3边界的意图。

不得不说,零跑省钱真是省对了地方。

写在最后

见识过了零跑的省钱能力,就很好理解车企为什么要跟零跑合作了,就两个字:省钱。

而零跑与一汽合作、为红旗提供平台的做法,则显示出零跑对供应商身份的开放性。

或许假以时日,零跑会凭借极致的成本定价策略,成长为如比亚迪一般打通了全产业链的垂直整合制造商,也有望成为把行业价格打下来的“车圈小米”。

分享到
037165901996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