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汽车行业“洗牌”的技术可谓相当的快,但并未影响上汽集团交出一份“稳增长、调结构”的4月成绩单:整车销量37.65万辆,同比增长4.59%;新能源销量12.81万辆,同比激增71.74%,渗透率攀升至34%。这一数据更是验证了“自主+新能源+国际化”战略的实效性。
新能源销量显著,技术兑现与产能扩张
上汽集团4月新能源销量达12.81万辆,连续12个月保持超50%的增速。今年一季度,上汽产销规模与盈利水平双双创下新高,自主品牌表现尤为出色,一季度销量60.1万辆,占集团总销量63.6%,新能源累计销量27.3万辆,同比增长近30%。
上汽的改革成效与经营韧性仍在延续。4月份,荣威、MG零售6.8万辆,其中荣威零售同比增长19%,DMH混动系列更是凭借43%的高热效率及低油耗,实现销量翻倍,同比大涨110.2%。
智己同样迎来大涨,4月交付4366辆,同比增长55%,随着全新智己L6预售,新车的数字底盘、智能座舱等吸引一众消费者。值得一提的是,搭载固态电池技术的智己L6将于2026年量产,续航突破1000km,能量密度超400Wh/kg,这一技术突破将会改写高端电动车竞争规则。
除了技术红利兑现外,在产能布局方面也丝毫没有马虎。郑州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已于2023年启动,规划年产超100亿元,支撑荣威D7等战略车型投产。叠加与清陶能源合作的固态电池项目,上汽正构建从电芯到整车的产业链闭环,也为350万辆新能源年销量目标奠定基础。
加速推进“油电共进”战略布局
不仅是新能源,上汽大众仍是利润奶牛。在4月份,上汽大众燃油车市场份额依然稳健,随着新能源产品持续扩容,终端销售近8.3万辆,同比上升5.9%。
上汽大众拥有奥迪、大众、斯柯达三大品牌,据了解,上汽大众除了全新推出途昂PRO、全新朗逸、新款凌渡L等,这些车型均是燃油车型。这意味着上汽大众重点仍放在燃油车市场上。
而混动市场同样没放过,在今年上海车展,亮相首款全尺寸增程式混动概念车型ID.ERA,量产版计划在今年广州车展上发布,2026年量产上市,也将会是上汽大众尺寸最大的车型。
别克GL8家族4月终端销量10184辆,也荣获大型MPV市场销冠。同时,新能源MPV GL8陆尚在当月正式上市,大定突破10000辆,凭借行业最强“真龙”插混、真七座、真舒适等产品体验,与GL8陆尊PHEV继续书写国民家用神话。
除此之外,集团正推动合资业务向“技术共生”转型。与大众汽车联合开发的智能数字平台将于2026年落地,首款豪华电动车AUDI E将于年内上市,搭载城市NOA智驾与AI大模型,重新定义“德系智能豪华”。
全球布局深化,持续输出“中国智造”
上汽在海外市场表现同样出色。在欧洲市场,MG品牌以24.46万辆销量稳居中国车企榜首,MG4 EV也成为首款年销破10万辆的国产纯电车型。
面对欧盟加征关税的挑战,上汽加速本土化生产,计划在德国、法国建立研发中心,并通过自建船队降低物流风险
上汽集团借着今年上海国际车展机会,邀请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的核心经销商及战略伙伴齐聚上海,展示全球战略与技术实力。利用上汽本土化市场优势,持续输出“中国智造”,不断扩大海外版图。
汽车网评:
上汽集团4月成绩单,折射出传统车企转型典型的样本,新能源爆发式增长、自主品牌价值迎来重构、全球化战略布局推进。今年,上汽迎来好的开局,重回增长势头。而能否实现今年700万辆销量目标?答案或许藏在每月增长的新能源渗透率里、每项技术突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