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房车媛的“自由”幻象, 精致生活已然沦为流量的表演
来源:四川日报 2025-05-06 06:04:22
大字

如今的互联网似乎从来不缺一个“媛”字,这个字在以前算不上什么贬义词,可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但凡和“媛”字车上关系的都不是什么好词。

自从“外围”媛出现后,网上相继出现了各种媛,比如身穿黄色外卖服的外卖媛、身披素衣手捧经书的佛媛,打扮精致的幼儿媛、拖着行李箱的高铁媛、还有脚踏山地车身穿紧身裤的骑行媛,发展到今天,又出现了一批“房车媛”,他们在互联网上演绎自由、诗和远方。

原本看着他们精致的生活的确挺让人羡慕的,可是越来越心惊,这些所谓的“媛”演绎的精致生活,不过是为流量的一场表演而已。

这段时间短视频平台上出现很多房车媛的日常生活,他们的生活是这样的:清晨在海浪声中煮咖啡,午后躺在车顶看云卷云舒,夜晚点燃篝火弹吉他,将车开到树林河边,顶着所谓的“暴雨”在房车外搭建一处隐私空间,不仅要淋浴还要泡浴、奶浴等等。

一个视频的数百个镜头下来,所展现出的商品看得网友眼花缭乱,而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些房车媛不过是一些MCN机构的签约主播而已。

这种精心设计的“精致生活”背后,藏着一条隐秘的商业逻辑:*流量即正义,姿势即生产力。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某头部房车媛账号单条带货视频转化率可达5%,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但当我们仔细拆解这份“自由套餐”的时候,你会发现它的核心不过就是互联网最常见的算法而已。

曾经有人说互联网没有记忆,这样的评论虽然片面却道出了一个事实:网络的流量是短暂的,新的赛道会不断出现并且不断的消失。

而这些房车媛不过是用滤镜粉饰自由生活,用摆拍吸引别人的羡慕,视频中倡导“说走就走”,现实确实他们连自己所在的市都没出去过。

看到这可能有人会觉得我这是在胡说八道,但当你扒开房车媛的众多视频后你会发现,这样的新赛道本质上还是一场高成本的带货游戏。

我们可以算一笔经济账,房车媛所开的车辆并不是特别昂贵,有的将老年代步车进行改造,有的直接采购精致生活的移动房车,其成本大概在10万元左右。随后为“房车”进行精致的装修,包括帐篷、洗浴桶、吹风机、电饭锅、保鲜盒、化妆盒、户外淋浴、投影仪、幕布等等,加起来每个几万块钱是拿不下来的。

当然,在几分钟的视频里展示的商品数十件,这一切的目的不过是为两个字:带货。

看到这样的场景是不是觉得很熟悉,和之前的高铁媛一样,在高铁上把生活过得极为精致,房车媛和高铁媛的本质如出一辙。

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像他们这样的房车媛生活的成本和弊端有多大。

以某视频博主为例,一个视频拍摄下来所携带的物品一辆理想汽车是不可能装得下。就像网友说的一样:作为露营四年的人我告诉你们,她的东西最起码一辆依维柯才装得下。

如果仔细看你会发现,房车媛大都以大雨为场景,而视频中的Bug却非常明显,车顶和前挡风玻璃都有谁留下,但唯独左右两侧的玻璃上却干净的很,得出一个结论:为拍视频而拍视频,为带货而选车房车旅行。这就是他们拍摄短视频的真正目的。

当然,不可否认,房车文化的确对都市人存在非常大的吸引力,当他们长期收到城市的压力、工作的紧迫时,急切的需要一场放空心灵的履行,但这样的履行并不是普通人能够承受的起的。

而房车媛也在宣传一种不正当的价值观,那就是通过个例打造的过度精致生活,让无数人为他们的行为买单。所以,互联网不一定存在记忆,但我们一定要具备分辨真假的能力。

因此当你刷到房车媛、高铁媛的视频时一定要警惕“伪自由”,那些用15秒呈现“完美一天”、所谓的精致生活却需要几十万来买单,甚至是他们打造的自由职业者、独立女性、房车旅游的人设时,一定要分辨得出真假。

“房车媛”现象的本质,是互联网时代人的异化缩影。当生活被简化和精致打卡点位,当自由被量化伪商品的焦点时,我们正在失去对真实的感知力。要知道真正的自由,不在于逃离钢筋森林,而在于认清现实后依然能构建属于自己的生存哲学。

或许,我们应该向那位在房车上住了8年的程序员致敬,他不用短视频证明什么,只是默默开发出一套开源房车管理系统。这种“笨功夫”,才是对抗流量泡沫的终极武器。毕竟,流水线上房车媛的精致表演终会过时,但扎根于大地的生长,永远朝向光明。

分享到
037165901996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