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预售13.38万起! 吉利星耀8: 5米车身+3L油耗, 混动市场新鲶鱼?
来源:环球网 2025-05-08 06:02:31
大字

当比亚迪汉DM-i和深蓝SL03在中高端混动市场打得火热时,吉利银河星耀8以13.38万元的起售价强势入局。 车长超5米、馈电油耗低至3.36L、全系标配高阶智驾——这款中大型插混轿车看似“越级堆料”,但究竟是诚意之作还是营销噱头? 我们从设计、技术和市场逻辑三大维度,拆解它的真实竞争力。

价格战背后的“降维打击”逻辑

吉利银河星耀8的预售价(13.38万-17.38万元)看似瞄准比亚迪秦PLUS DM-i和深蓝SL03,实则暗藏玄机。 5018mm的车长和2928mm轴距直接对标宝马5系,却以紧凑级混动车的价格出售,这种“B级预算买C级空间”的策略,精准切中家庭用户对“大车”的执念。

当前混动市场存在明显断层:15万级车型普遍牺牲空间或智能化,20万以上则被合资品牌垄断, 星耀8卡位精准——既避开汉DM-i(18.98万起)的锋芒,又以中大型轿车身份降维打击紧凑级竞品。 个人认为,这是吉利对“大车=高溢价”传统认知的一次精准爆破。

新能源时代的“西装暴徒”

星耀8的外观延续了吉利“涟漪美学”的封闭式格栅和分体式大灯,溜背造型与隐藏式门把手将风阻系数压至0.25,优于汉DM-i的0.27;激光雷达与车顶线条自然融合,避免了多数新能源车的“头顶犄角”尴尬;此外,新车新增的“星云灰”车漆采用多层纳米镀膜工艺,弱光下呈现金属流动质感,算是同级少有的高级感细节。

内饰则主打“移动行政会客厅”概念。 后排536mm超长坐垫、131°可调靠背、加热/通风/按摩三件套,直接对标奔驰S级的“老板座”;中控台采用横贯式三屏联动(液晶仪表+15.4英寸中控屏+AR-HUD),Flyme Auto车机支持多设备无感互联。 对比比亚迪祖传的旋转屏,星耀8的怀挡+横屏设计更符合驾驶者直觉操作,实体按键的保留也兼顾了实用性。

雷神电混,节能与性能的AB面

星耀8提供EM-i和EM-P双动力版本,核心差异在于性能取舍。EM-i版主打极致省油,1.5L自吸发动机热效率达46.5%,CLTC纯电续航60km,馈电油耗低至3.36L/100km,适合日均通勤≤50km的家庭用户;EM-P版则强化性能,1.5T涡轮增压发动机+160kW电机,零百加速6.49秒,CLTC纯电续航130km,实测满油满电续航超1500km,长途自驾无需频繁补能。

技术层面有三大亮点:碳化硅电驱模块提升3%能效,低速工况能耗优化显著;3挡DHT Pro混动变速箱让发动机在高速直驱时保持最佳热效率;6.6kW外放电功能可同时带动电磁炉和投影仪,露营场景实用性拉满。

智驾普惠背后的争议

全系标配的千里浩瀚智驾系统,标配高速NOA、跨层记忆泊车和爆胎稳定控制(120km/h时速下维持车身姿态),高配车型通过激光雷达+Orin-X芯片实现城市无图NOA; 横向对比深蓝SL03(仅顶配配激光雷达)和汉DM-i(无城市NOA),星耀8的智驾配置堪称“犯规”。

但争议也随之而来,低配车型虽标称“高阶智驾”,算力资源可能向高配倾斜;城市NOA落地进度依赖后期OTA,实际体验存疑。 个人认为,吉利的“全系智驾”更多是技术宣誓,用户若冲着城市领航购车,建议优先考虑顶配。

竞品围剿下的生存法则

横向对比同价位的深蓝SL03和比亚迪汉DM-i,星耀8在三个维度建立壁垒:首先是馈电油耗,EM-i版3.36L的数据,比汉DM-i(4.2L)和深蓝SL03(4.4L)更贴近用户“省油”刚需;第二是空间表现,5米车长带来740L后备厢容积,二排腿部空间比汉DM-i多出近一拳;第三是智驾下放,14万级即标配高速NOA,打破“高阶智驾属于20万+车型”的潜规则。

不过,吉利新能源渠道下沉不足,三四线城市交付可能延迟,插混系统耐久性未经市场验证,建议观望首批车主口碑。

结语:混动市场需要一条“鲶鱼”

银河星耀8的野心不止于“卷参数”——它用5米车身重构空间认知,用3L油耗打破混动边界,用全系智驾挑战技术普惠。 若正式售价再降5000元,这款车或将改写两条行业规则:一是“中大型轿车必须卖20万+”,二是“高阶智驾只能是豪华品牌特权”。 至于能否真正激活混动市场的“鲶鱼效应”,5月9日的上市发布会见分晓。

分享到
037165901996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