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伊评科技
对于数码爱好者来说,一提起来手机芯片,那么其目光就必然会落到一些旗舰芯片的身上。
比如目前大家耳熟能详的“御三家”——骁龙8Elite、天玑9400以及苹果A18系列处理器。
得益于用上了台积电最新的的3nm工艺,这三款旗舰SOC的综合性能提升幅度都是相当巨大的。
我们以骁龙8Elite为例,相比骁龙8Gen 3的综合提升幅度达到了50%(以安兔兔跑分计算)。
这个提升幅度是相当巨大的,在体验端也确实带来了非常突出的提升,游戏体验大幅提升。
哪怕我们不考虑骁龙8Elite这种工艺+架构双升级的产品,每一代旗舰SOC的性能提升幅度都不小,起码都能维持在30%左右的提升幅度。
然而,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在一票“中端SOC”上的时候,就会猛然间发现,中端芯片已经连续四年原地踏步了。
我们以VIVO刚刚发布的一款主打中低端手机市场的产品——VIVO Y300Pro+来说,这款产品搭载的处理器是高通最新一代的7系处理器——骁龙7S Gen 3。
这是一款在2024年7月发布的中端SOC,听名字是不是挺唬人的?又是“S”的又是“Gen”的,从直觉上来说应该是很强的。
然而实际上,高通用实际告诉你什么叫“科技以换壳为本”。
骁龙7S Gen 3听上去很强,但是他的实际性能并不比在2021年发布的骁龙778G强多少。
是的你没有看错,他的性能表现并不比3年前的骁龙7系芯片——骁龙778G(这也是高通首款7系5G SOC)强多少。
给大家罗列一下骁龙7S Gen 3和骁龙778G的跑分对比情况,请注意这可是一场跨越三年时间的对比:
是的你没有看错,三年时间过去了,作为高通最新一代的中端SOC,骁龙7S Gen 3的CPU单核提升仅为11%左右,CPU多核性能的提升幅度更是只有可怜的5%左右。
这个性能连骁龙778G的马甲型号——骁龙782都打不过。
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下当下旗舰SOC——骁龙8Elite和2021年旗舰SOC——骁龙8 Gen 1的对比情况,如下所示:
骁龙8 Elite相比于骁龙8 Gen 1,在CPU单核性能方面提升了70%,在CPU多核性能方面更是一口气提升了138%,翻倍还要多。
这两相比较下来,大家应该就可以看出,在旗舰SOC领域和中端芯片领域的巨大差距了吧?
无独有偶,联发科天玑这边的表现也是类似的,比如红米Note14Pro+搭载的天玑7300Ultra,也是一款发布于2024年的新中端SOC,然而他的性能更加惨不忍睹,来看对比:
是的没错,2024年的天玑7300Ultra在CPU性能方面和三年前的骁龙778G才将将打平,这属实有点绷不住了。
至于其他一些定位更低的产品,比如什么骁龙6 Gen 3、骁龙6 Gen 1、骁龙695、骁龙4系列处理器的性能就更惨了,远远没有达到骁龙778G的水平。
大家一定要知道,当年骁龙778G的终端产品定位也就是在1000-2000元这个价位区间内,比如当年大名鼎鼎的OPPO K9S、红米Note11Pro等。
我们以OPPO K9S为例,它的价格也就是1499元起。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一种现象呢?主要有如下几个因素:
1、在“日常使用”这个维度,目前处理器性能确实已经过剩。
大家可以去试一下一些搭载中端SOC的机型,你会发现他们在“日常中轻度场景下”的流畅度并不差,日常的聊天、刷短视频等等都是无压力的。
哪怕是在一些中轻度的游戏场景(王者60帧中高特效等),这些处理器的表现也依旧可以比较好的兼顾。
而这些场景几乎就是一个普通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最频繁使用的场景。
2、芯片厂商对于芯片的定位出现了进一步的细分和调整。
骁龙7系列SOC,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骁龙家族的“次旗舰SOC”,是主打性能的SOC,比如大名鼎鼎的骁龙710、骁龙765G等等,都是类似的定位。
转折点主要来自于骁龙870那一代,由于骁龙888大翻车,高通被迫选择把骁龙870下放到了中端市场撑场面。
这也是高通首次将老款骁龙8系列芯片从战略层面下放到中端市场,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而后,骁龙更是陆陆续续推出了一些骁龙8S系列芯片,这些芯片用来替代的恰好就是原本骁龙7系的芯片。
简单来说,当下的骁龙7系SOC已经沦为了“入门芯片”的行业,性能原地踏步也就很好理解了。
END 希望可以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