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众泰汽车发布年度报告显示,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58亿元,同比下降23.96%;净利润亏损10亿元,同比下降6.82%。五星评车统计发现,近6年来,众泰汽车净利润已累计亏损250.87亿元。2024年,众泰汽车年产量为0,仅销售14辆库存车。
截至2024年底,众泰汽车资产负债率高达93.33%,已离资不抵债越来越近。值得一提的是,众泰的16名高管团队,总的薪酬为954.91万元,其中董事长税前年薪达到了196.59万元。副总裁为183.61万元。按理说一家车企的领导层,年薪接近200万并不算多,可是和全年14辆的销量成绩一对比,就显得很反差了。
作为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布局的先行者,众泰汽车已经衰败。2016年众泰全年销量超33万辆,全年总营收接近148亿元。而到了2019年至2023年,众泰汽车净利润分别亏损111.9亿元、103.43亿元、7.06亿元、9.21亿元和9.27亿元,公司5年已累计亏损240.87亿元。
2020年,众泰汽车因严重资不抵债、无法继续经营,不得不进行破产清算。2021年6月,法院受理对众泰汽车的重整申请。2021年10月,江苏深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被确定为重整投资人,确定了20亿元重整投资款。
2022年10月,众泰汽车公告称,公司自2021年底完成重整以来,一直致力于汽车整车的复产工作,目前相关复产前的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公司计划于10月20日在永康基地下线第一批复产的T300车型并举行下线仪式。
T300是众泰汽车在2017年至2018年期间生产的车型,此次复产车型相比原车型并无太多变化和升级,属于偏低端的紧凑型SUV。当时,众泰汽车表示,2022年开始逐步恢复整车业务的复工复产。
然而,2022年,众泰汽车汽车销售量、生产量、库存量分别为502辆、524辆和354辆。
2023年,众泰汽车汽车销售量、生产量、库存量分别为1112辆、1108辆和350辆。对于拥有11万辆新能源整车产能的众泰来说,利用率仅为1%左右。
众泰汽车还表示,公司已完成了生产、销售、研发等核心职能部门的重塑,重整后首款新能源车已于2023年2月发布上市,相应的品牌营销和销售体系搭建工作已全面启动。
2022年12月,众泰汽车公告称,公司下属子公司浙江众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简称“众泰制造”)与律赛国际贸易(永康)有限公司(简称“律赛国际”)于近日签署了《独家经销和服务协议》。
协议显示,作为众泰汽车在该市场独家出口商和代理商,律赛国际愿意在中东市场为本协议内的车型T300相关产品进行分销和提供售后服务,双方同意2022年至2023年律赛国际的销售计划为:10000台该车型,金额6.92亿元人民币。
显然,律赛国际也没有完成目标。
众泰汽车复产后销量不济,如今可以说算不上一家整车企业。年报中,众泰汽车表示,公司2024年度整车业务仍在恢复过程中,故营业收入依旧主要来源于汽车配件和门业的销售。
对于车企而言,研发是一个烧钱的项目,也是为未来发展蓄力,而众泰汽车已失去了“动力”。2023年年报中,众泰汽车表示,将继续加大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驾驶技术等领域的研发投入,提升公司的技术实力。加强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整合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研发团队。积极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共同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
而整个2024年,众泰汽车研发费用仅570.24万元。而且,2022年至2024年期末,众泰汽车研发人员数量分别为266人、161人和81人,公司是否具备启动多款新产品研发工作的能力存疑。
尽管如此,众泰汽车依旧是很自信,公司表示自2022年重整以来,面对汽车行业逐年恶化的价格战和严重内卷的形势,加上自身产品、技术、成本、市场、资金储备等核心竞争力落后的具体情况,众泰汽车一直没有恢复整车大规模产销的工作。
2025年,通过海外市场持续跟进与开拓,公司T300车型已经具备恢复批量产销工作的条件。同时,为保障公司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公司制定了中长期的产品规划,多款新产品将启动研发工作。
除了整车领域,众泰的零部件业务也呈现出明显的下滑趋势。2024年,众泰汽车车用仪表件销售量达119.37万套,同比下降7.04%;生产量达127.35万套,同比下降9.35%。公司冲压、焊接件销售量达601.93万套,同比下降13.47%;生产量达542.28万套,同比增长8.08%。公司门业销售量达14.77万套,同比下降27.01%;生产量达14.37万套,同比下降24.1%。
随着亏损不断,截至2024年底,众泰汽车资产负债率高达93.33%,已离资不抵债越来越近。截至2024年底,众泰汽车货币资金达2.09亿元,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分别为3.81亿元和6.47亿元,公司账面现金已十分紧张。
众泰汽车的表述能让外界看到希望吗?至少从当前来看缺乏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