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是怀旧? 还是囊中羞涩? 俄罗斯人谈中国车及喜欢二手车的原因
来源:中国经营报 2025-05-08 03:00:50
大字

当全球汽车产业向新能源转型时,俄罗斯市场却呈现出一幅截然相反的图景。据俄权威机构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每售出1辆新车就有5辆二手车完成交易,这场由消费降级引发的产业困局正在改写东欧汽车市场规则。究竟是经济压力下的无奈选择,还是消费者对传统品牌的执念?数据背后折射出的市场逻辑值得深思。

以下系外媒报道原文:

《汽车——不是奢侈品,而是代步工具,但仅限于二手车》

俄罗斯汽车市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结构性危机,据权威机构«Автостат»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二手车交易量突破127万辆,达到新车销量的5倍之多。该行业观察平台指出,这场由多重因素叠加形成的市场畸变已演变为系统性风险。

【产业结构严重失衡】

行业分析师谢尔盖·切利科夫在行业白皮书中强调:"二手车市场的异常繁荣折射出产业链的深度病灶。"尽管该领域对实体制造业贡献微乎其微,但统计数据如同利刃般无情剖开了行业病灶——2024年新旧车销售比已恶化至1:4,这一比例在2025年第一季度进一步扩大至1:5。

汽车保有量老龄化问题触目惊心:«Автостат Info»监测显示,全俄汽车平均车龄突破14年大关,马加丹州等边远地区营运车辆平均服役年限超过20年。进口车与国产车形成13年与17年的显著代差,拉达品牌汽车平均持有期已达8.4年,较2010年数据近乎翻倍。

【消费降级加速蔓延】

消费结构的变化更令人忧心。十年以上老旧车型交易占比从2022年的24%攀升至2024年的27%,而准新车(1-2年车龄)交易份额同期从13%断崖式跌至9%。"这标志着俄罗斯正从汽车社会向二手经济全面倒退。"莫斯科国立大学经济系教授伊万诺夫在《运输经济学刊》撰文警示。

【中国车企遭遇信任危机】

尽管中国品牌占据新车市场主导地位,但其市场策略引发广泛争议。数据显示,2024年新车均价涨幅6%的背景下,二手车价格却飙升13%,两者价差从2020年的33%收窄至38%。"这不是简单的性价比问题,而是消费信心的全面崩塌。"汽车产业分析师彼得罗夫向本社指出。

俄反垄断局数据显示,某中国紧凑型SUV车型三年间终端售价累计上涨83%,远超居民收入增速。Fresh平台营销总监斯维特兰娜·加姆扎托娃透露:"超过六成消费者在调研中表示,宁愿选择十年车龄的欧洲二手车,也不愿接受溢价严重的中国新车。"

【系统性风险正在积聚】

行业寒冬的阴影持续蔓延。与2012年全年销约300万辆的黄金时期相比,当前市场已萎缩近60%。德勤俄罗斯的产业报告警告:"若政策面持续缺位,至2028年汽车产业链从业人口可能减少40万,相关税收损失将达GDP的0.8%。"

面对这场深层次危机,经济发展部官员向本社透露,内阁正在审议包括二手车交易税改革、平行进口机制优化等一揽子方案。但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俄罗斯汽车产业的重生之路,或将比预期更加漫长而艰难。

总结:

俄罗斯二手车市场的畸形繁荣,本质上是经济承压与产业断代的复合产物。当14年平均车龄的“老爷车”成为主流选择,当中国新车溢价突破消费者心理防线,这场危机早已超越单纯的汽车产业范畴。数据警示我们:在市场规律与地缘博弈的双重挤压下,任何脱离用户承受力的商业策略都将遭受反噬。对于正在拓展海外市场的中国车企而言,俄罗斯的教训或许比其市场价值更具启示意义。

分享到
037165901996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