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国家队” 破局汽车变革浪潮: 东风乘用车的多维跃升之路
来源:中国能源报 2025-05-09 06:54:44
大字

刚刚落幕的上海车展,堪称全球汽车行业变革的缩影。

展台上,新能源车型占据 C 位,各类智能驾驶技术、人机交互系统惊艳亮相,无不彰显着汽车行业向电动化、智能化加速转型的趋势。造车新势力凭借大胆创新的设计与前沿科技,持续吸引着消费者目光;传统车企也纷纷发力,试图在这场变革中重塑竞争力。

在这场激烈的角逐中,来自国家队阵营的车企同样表现亮眼。其中,东风乘用车携东风风神、东风奕派、东风纳米三大东风自主新能源品牌组团参展,并带来多款重磅车型,全方位展现东风乘用车在智能化、电动化领域的创新成果与未来布局。

“集中力量办大事”,东风乘用车敢为人先

看到这里,相信不少人就会疑问:合资车企都普遍存在航母难调头的现象,难道规模比其还要更大的“国字号”车企——东风乘用车,就能迅速完成航母调头?

从产业经济学视角审视汽车行业转型,合资车企普遍陷入“组织僵化陷阱”,这一现象本质上是规模扩张带来的科层制管理失效与市场响应迟滞。当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智能化转型遭遇技术范式革命时,这类企业往往受制于全球统一的研发体系、复杂的利益博弈链条,在本土市场需求捕捉、供应链重构与商业模式创新上呈现出显著的 “航母调头” 困境。

作为 “国字号” 车企,东风乘用车的转型路径具有独特的产业价值,其不仅具备全产业链协同的资源整合能力,更承载着国家产业升级战略的使命驱动。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 40% 的关键窗口期,这类 “国家队” 企业凭借前瞻性的战略布局、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得以在电动化平台开发、智能网联生态构建等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这种转型效能不仅源于规模优势带来的成本摊薄效应,更得益于政企协同机制下对技术攻关、产业集群培育的强力推动,从而在行业变革浪潮中展现出超越传统企业边界的战略执行力。

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当多数车企仍在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产品的战略平衡中踌躇,深陷品牌矩阵重构的决策困境时,东风汽车凭借前瞻性的战略眼光,于 2023 年率先启动东风乘用车新能源 “跃迁行动”, 这一战略布局绝非简单的品牌整合,而是通过系统化的资源重组与战略聚焦,构建起差异化的新能源产品矩阵。不仅完成了对旗下的东风风神、东风纳米、东风奕派三大产品系列品牌的集中整合,还对三个品牌的产品定位进行了更为精准细致的锚定。

其中,“东风风神”聚焦在主流成熟市场,“东风奕派”聚焦在主流科技电动市场,“东风纳米”聚焦在经济型新能源市场,通过这种精准的市场分层与定位,把它们拧成一股绳来共同抵御市场的价格内卷、技术内卷,又能满足用户的多元化用车需求,不仅完成了品牌资源的高效整合,更构建起覆盖全细分市场的新能源产品体系,为企业在新能源赛道的持续领跑奠定坚实基础。

很显然,不同品牌的差异化定位是否精准,拧成一股绳的运营方式是否正确,其成功与否并不是车企说了算,而是通过消费者用真金白银支持的销量数据进行判定。

这不,经历了过往一年的市场检验,东风乘用车在2024全年斩获超21万辆的销量数据,同比暴涨82.4%。今年以来,东风乘用车增长势头强劲,一季度累计交付47834台,同比增长32.4%,充分展现出新能源跃迁与协同发展的显著成效。

背靠大树紧握核心技术,出手就是“遥遥领先”

当然了,一家企业的成功,仅用数据来证明还是有些过于空洞,大家更希望看看它的硬实力。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大家会发现这两年的头部品牌,都在宣传平台架构、智能化技术等等。那么问题来了,东风乘用车这个“国家队选手”在电动化赛道的技术实力如何呢?

说到这里,就要提到东风乘用车研发的新一代智能电动平台——量子架构。

东风集团全栈式自主研发的全新一代量子架构,具备“安全可靠、拓展灵活、场景多变、极致体验”四大优势,可实现硬件层、软件层、服务层、生态层“四位一体”,从而为客户提供多样化、全场景出行解决方案。

“量子架构”以搭积木的方式构建百变空间,为客户带来自由随心的体验,实现纯电、增程、插电动力自由,前驱、后驱、四驱模式自由,小型、中型、大型尺寸自由,轿车、SUV、MPV款式自由。高度集成的设计,也带来了显著的轻量化与高效化优势,通过轮毂电机驱动、线控制动、线控转向、全主动悬架一体化构型及16000吨超大型压铸技术,将上百个车身零部件集成为前舱、CTC单元、后地板三大铝铸模块。底盘减重超30%,底盘构件数量减少40%,轮边模块通用化率极高。

在技术层面,量子架构支持可搭载800伏高压系统,支持6C超级快充技术,充电5分钟可补能300公里,百公里电耗仅11.9度;电池车身一体化设计使车内垂直空间增加“一拳”高度,配合智能线控悬架系统,车辆可毫秒级预判路况,实现“魔毯”般平稳驾驶,并支持原地调头功能,为高阶自动驾驶奠定基础。

目前东风奕派eπ007、eπ008两款车型基于2号平台打造,纳米01、纳米06基于3号平台打造,核心尖端技术正逐步在东风乘用车上落地应用。

与新势力不同的是,背靠央企东风56载造车的深厚积淀,凭借世界500强的雄厚发展实力,东风乘用车在内燃机方面储备的尖端技术,更是笑傲汽车行业。在燃油车时代就凭借“马赫动力”数次斩获CTCC、CEC冠军的汽车厂商。

而在插混技术上,东风风神首发搭载的马赫电混PHREV,其应用的1.5T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高达45.18%,加之i-Control智慧电控系统等领先技术,媒体实测成功完成无补能往返穿越中国最大无人区(羌塘无人区)挑战,创下了全程无补能续航2162.8公里纪录,近日中汽中心又权威实测出2239.6km的表现,续航达成率149.3%,将中国混动带入“全新一代”,真正做到“遥遥领先”。

而在东风奕派上的增程车型上,其搭载的马赫动力1.5T专用增程器,应用高冲程缸径比、高压缩比、高滚流比、智能热管理系统等技术,与发电机高效区深度匹配,行业认证油电转化效率达到3.66kWh/L,即1L油可发3.66度电,达到同级最高。

更为可怕的是:目前,东风储备技术已实现热效率突破47%,在东风汽车第九届科技创新周上,发布了自主研发的经过中汽中心“能效之星”权威认证、热效率达到47.06%的超级混动专用发动机,再次刷新行业纪录,预计2026年将突破48%。此外,热效率突破50%的新技术预研也已开始。

除了技术领先、品质过硬以外,东风乘用车还深知年轻消费者非常注重智能化用车体验,这也是传统车企普遍存在的产品短板。不过也正如开头所说,与民营车企不同,有着雄厚资金实力和大量技术储备的“国家队”,转型效率、适应能力都是行业一流。

东风乘用车拥有中国首个中央集中式SOA电子电气架构“天元架构”,可按需裁剪、即插即用、持续迭代,通过光纤通讯将信息交互效率提升4倍;AI智能座舱可感知用户情绪,自动调节灯光、香氛与音乐;端到端智驾系统0.02秒内完成危险场景决策,并支持全场景智能泊车。

以东风奕派全系车型应用的SOA智能座舱为例,首创复杂场景自定义功能,支持38个功能模块、100多项功能选项、1000多个自定义场景,比如,设置“下班模式”后,一上车就自动播放音乐、开启座椅按摩、调整空调温度等。据东风奕派公开的信息,SOA智能座舱一年内累计触发达到了近2000万次,这也足以说明用户的高度认可。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海车展中,东风汽车正式发布“天元智能”技术品牌,构建“一核双基双元”智能化技术体系。而东风纳米06则是“天元智能国民第一车”,搭载L2+级智能辅助驾驶,采用超高分辨率惯导双目摄像头等硬件配置,通过仿生视觉差获取三维空间信息,精准感知周围环境,为驾驶者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在功能层面,支持异形车、雪糕筒、水马等障碍物检测和避让,实现更强的驾驶安全性。搭载导航领航辅助驾驶、记忆领航辅助,让高速长途驾驶不疲劳、城市日常通勤更轻松。记忆泊车辅助(含跨层)、循迹倒车辅助、融合泊车辅助,告别一“泊”三折,轻松完成泊车。

另外,依托太极大模型引擎训练百万车载场景的赋能,纳米06搭载的天元座舱实现了从“被动响应”到“情感化主动服务”,成为用户温馨更暖心的“第三空间”,既是懂车专家,又是生活玩家,通过场景化服务生态,带来全新的出行体验。

大侠车谈:毫无疑问,东风乘用车的崛起绝非偶然,而是一场厚积薄发的战略胜利。它以自身为样本,生动诠释了“国家队”在时代浪潮中的使命担当与创新力量。

其全产业链协同整合,打破了传统车企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资源分散困境,在技术创新层面,量子架构、马赫动力、天元智能等核心技术的突破,不仅提升了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更为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技术竞争中赢得了话语权,引领行业迈向更高的技术台阶。于市场而言,东风乘用车精准的品牌定位和多元化的产品布局,满足了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有效抵御了市场内卷,为行业在市场细分与差异化竞争方面树立了标杆。

显而易见的是,东风乘用车在新能源与智能化的赛道上,它将继续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不断开拓创新,为实现汽车强国梦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

分享到
037165901996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