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许久的鸿蒙电脑操作系统终于官宣要面世了。
相对手机系统,能控制的变量相对简单,电脑操作系统涉及更深层次的软件生态、硬件驱动、开发工具链,难度直接翻倍。能实现国产,殊为不易。
其实在此之前,微软、苹果几乎已经垄断现有的市场份额,而且作为成熟技术,其使用体验和效果皆有口碑。为何鸿蒙非要“特立独行”?
华为此举更像一次底层科技独立自主的“破局”尝试。
世界格局发展至今,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国之命脉”。中国不乏创新,但不少都集中于应用层,这样的创新固然不乏价值,但充其量只能算作“跟随式”创新,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和引领产业变革与发展。
而科技创新最难的还是从0到1的底层突破,是真正的“想到做”而不是“看到做”。虽然现在鸿蒙操作系统刚起步,它的使用体验到底如何还有待时间检验,但这恰恰是所有自主技术发展都会经历的阶段。
人们常说,做“难而正确”的事,做长期主义。很多事正因为“难”,可能才更具奋斗价值;星辰大海正因为“遥远”,才更需长期坚持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