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咱开车的都知道,冷车启动的时候,发动机那动静,总让人心里犯嘀咕,到底要不要热车?热多久合适?老有人说冷车启动要热车 3 分钟,可真的是这样吗?今天咱就靠实测数据,把发动机保护的正确打开方式弄个明白。
以前,汽车技术没那么先进的时候,发动机的润滑和燃油雾化都不太理想。冷车启动后,发动机内的机油因为静置,都流回了油底壳,发动机上部的很多零部件处于缺乏润滑的状态。这时候如果马上高负荷运转,零部件之间干磨,磨损那叫一个大。而且低温下,燃油气化也不好,燃烧不充分,不仅费油,还容易产生积碳,时间长了,发动机性能下降得厉害。所以那时候,适当热车确实有必要。
但现在不一样啦,汽车技术日新月异。就拿机油来说,现在的机油流动性比以前强太多了。咱们做个实测,在一台普通家用车上,冷车启动后,用专业设备检测机油到达发动机各个关键部位的时间。嘿,你猜怎么着?发动机启动后,不到 10 秒钟,机油泵就能把机油快速输送到发动机的各个零部件表面,形成有效的油膜保护。这速度,可比以前快多了。
再看看发动机的设计,现在很多发动机都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像电喷系统,能精准控制喷油,让燃油雾化更好,即便是冷车启动,也能很快达到较好的燃烧状态。而且发动机的材质和制造工艺也进步了,零部件的精度更高,配合更紧密,对低温的适应性也更强。
从实际驾驶体验来看,咱也做了测试。在夏天温度 20℃左右的时候,冷车启动后,我们分别尝试了热车 30 秒、1 分钟和 3 分钟后再行驶。通过专业设备监测发动机的各项数据,包括转速、水温、尾气排放等。结果发现,热车 30 秒后,发动机转速就已经从刚启动时的 1200rpm 左右下降到了比较稳定的 800rpm 左右,这时候上路行驶,发动机的各项数据都很正常,动力输出平稳,尾气排放也在正常范围内。而热车 1 分钟和 3 分钟的情况,和热车 30 秒相比,并没有明显的优势。
到了冬天,气温在 0℃以下,我们又做了同样的测试。这时候,冷车启动后发动机转速会更高,大概在 1500rpm 以上。热车时间确实需要适当延长,但也就 60 秒左右就足够了。60 秒后,发动机转速也能稳定下来,水温开始慢慢上升,这时候开车上路,发动机也能正常工作。要是热车时间过长,比如 3 分钟,除了浪费时间和燃油,对发动机也没什么额外的好处,反而可能因为长时间怠速,导致发动机产生更多积碳。
所以说,冷车启动要热车 3 分钟,这在现在已经不太适用啦。热车时间要根据季节和实际情况来调整,夏天热车 30 秒左右就行,冬天热车 60 秒左右就足够。热车的时候也不用干等着,可以观察发动机转速表,当转速稳定下降到正常怠速范围,就可以放心上路啦。不过,刚上路的时候,也别大脚油门猛踩,先以较低的车速行驶一段距离,让发动机和变速箱等部件都能充分预热,这样才是真正对发动机好的做法哟。
宝子们,觉得这篇文章有用的话,就用你那发财的小手点赞关注一下呗,祝点赞关注的家人们都财源广进,开车一路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