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老司机教你: 高速行车, 如何巧用汽车空调内外循环
来源:九派新闻 2025-05-06 06:19:49
大字

各位车友们,在长途高速驾驶中,你是否曾被车内浑浊的空气弄得昏昏欲睡,或是为了保持车内温度而在循环模式选择上纠结不已?今天,作为一个老司机,就来跟大家唠唠汽车空调内外循环在高速上的使用技巧,让你的旅途更加舒适、安全。

咱们先来说说这汽车空调的内循环和外循环到底是怎么回事。简单来讲,内循环就像是给车内空间拉上了一道 “隔离帘”,让车内空气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循环流动,制冷或制热都只作用于车内这些有限的空气。而外循环呢,则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向车外世界的 “窗户”,源源不断地把车外的新鲜空气引入车内,经过空调系统处理后再吹进来,时刻给车内空气 “焕新”。这两个功能看似简单,却对我们的驾驶体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不少人觉得,长途跑高速嘛,一直开内循环肯定没错。理由听起来也挺有道理:觉得这样能让车内温度更快达到想要的状态,还能省点油。毕竟,空调不用费劲去处理车外那一大片空气了。但您知道吗,长时间这么干,其实隐患不小。长时间使用内循环,车内空气不流通,就好比把自己关在一个小房间里,窗户还紧闭着。咱们在车里呼吸,呼出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氧气却越来越少。时间一长,人就容易感到头晕、乏力、犯困。这在高速上可太危险了,车速那么快,稍微一打盹,后果简直不堪设想。所以说,跑高速的时候,可不能一门心思全扑在内循环上。

那是不是说,跑高速就只能开外循环呢?在大多数情况下,高速行驶时优先选择外循环,还是很明智的。咱们都知道,高速公路上一般视野开阔,空气质量通常也不错。这时候使用外循环,就像给车内装了个 “天然空气净化器”,能保证车内时刻都有新鲜空气,让咱开车的时候神清气爽,大大降低疲劳驾驶的风险。比如说,我上次跑长途,一开始没注意,开了好久的内循环,后来就感觉脑袋昏昏沉沉的。赶紧切换到外循环,没过一会儿,新鲜空气进来,整个人都精神了,开车也更有劲儿了。

不过,也别觉得外循环就可以一路开到底了。每隔 30 到 40 分钟,咱最好短暂地切换到内循环 1 到 2 分钟。为啥呢?这是为了平衡车内外的温度。您想啊,车外的温度和车内设定的温度有时候差别挺大,一直开外循环,车内外温差持续存在,空调系统就得一直努力工作,不仅费油,压缩机也容易超负荷。适当切换到内循环,能让空调稍微 “喘口气”,也能让车内温度更稳定。就好比夏天,车外特别热,一直开外循环,空调拼命制冷,油耗就蹭蹭往上涨。适当切一下内循环,就能缓解这种情况。

遇到特殊天气,循环模式的选择也得跟着变一变。比如说,碰上雾霾、沙尘暴这类恶劣天气,车外空气里全是灰尘、污染物,这时候就得暂时切换到内循环了,就像给车内戴上了一个 “口罩”,能有效阻隔脏空气进入。但也别一直内循环着,每隔 20 到 30 分钟,还是要打开外循环 1 到 2 分钟,给车内补充点新鲜空气,不然又该闷得慌了。再说说雨天行车。雨天开车,挡风玻璃特别容易起雾,这时候空调的正确打开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告诉您一个小窍门,开启 AC 加外循环,这可是除雾的 “黄金搭档”。AC 能快速除湿,外循环则把潮湿的空气排出去,引入干燥的空气,双管齐下,玻璃上的雾气很快就能消失得无影无踪,让您的视线时刻保持清晰。

现在很多车都配备了自动空调,有个 AUTO 模式。平时开车的时候,用这个模式就挺省心,系统会自动根据车内环境,平衡内外循环与风量,就像给车请了个贴心的 “小管家”。不过,自动模式虽好,但也不是万能的,遇到特殊情况,咱们还是得手动调整。比如说 AC 按键,可别以为它只是制冷用的,它还是除湿的 “利器”。不管是雨天还是冬季,只要车内有湿气,打开 AC 都能起到很好的除湿防雾效果。

所以说,高速行车时循环模式的选择,得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不能 “一刀切”。正确使用内外循环,不仅能让咱们开车的时候更舒服,更重要的是,这可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各位车友们,下次跑高速的时候,不妨试试这些小技巧,相信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驾驶体验。

好啦,今天关于高速行车时汽车空调内外循环的使用方法就分享到这儿。觉得有用的话,别忘了给我点个赞,关注我,更多实用的汽车知识持续分享中,祝您一路顺风,出行平安!

分享到
037165901996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