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老汤哥卖MEGA Home, 能打多少分
来源:新京报 2025-05-08 17:21:24
大字

作者 / 温 莎

设计 / 柴文静

“MEGA的外观不变了吗?”

“不变,以后也不变了。”

2025年4月的一天,北京顺义,理想汽车第一产品线总裁汤靖在接受《轩辕商业评论》专访时给出了确定的答复。

这并不是一个脱口而出的答案,而是经过深入调研后的选择。

“我们曾经纠结过的地方就是尾部要不要改,MEGA尾部当时被人黑得很惨。最后也没有改,是因为最支持我们的这批老用户非常喜欢这个造型。”他说。

为了做出这个决定,理想曾举办多场用户见面会,用户特别害怕理想在MEGA这款产品上不继续投入了,最后他们还是选择坚定地投入下去。老用户因喜欢而下单,也有一些人因不喜欢而放弃,最终理想的选择是让喜欢的人更喜欢。

MEGA上市后的一年零一个月,总销量大约为1.3万辆,这是一个为了1.3万人的坚持,像是一个约定,也像是一场答谢。

2024年3月1日,理想MEGA上市。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表示,MEGA将是理想汽车下一个爆品,有信心成为“50万元以上乘用车销量第一”的产品。

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理想MEGA上市后便遭遇舆论狙击,被恶意P图,这款理想汽车在纯电市场的开山鼻祖遭遇滑铁卢。

李想复盘MEGA失利的原因,人祸之外,他认为MEGA并没有如预想般从轿车、SUV中抢到用户,只是吃掉了50万元以上MPV的市场,而这本就是一个月销只有4000辆的小市场。哪怕理想能够吃掉50%,一个月也就2000辆。

理想纠正错误的方式简单粗暴,MEGA的事情归MEGA,SUV的事情用SUV解决。

2025年7月,理想i8即将上市,是理想汽车的首款纯电SUV,也是理想旗下第二款纯电车型。没有和网传中那样再选择一个标新立异的外观,理想纯电i系列没有一丝MEGA的风格。

至于MEGA,2025年4月11日,李想官宣了理想MEGA UItra和MEGA家族新成员MEGA Home家庭特别版的消息。

上海车展,许久没有出现在新车发布会上的李想为MEGA的新成员站台。心情十分不错的他,现场邀请热爱健身的汤靖上台展示摔车门。汤靖两次大力摔车门,两次车门都是缓缓合上,没有发出太大的声音。

李想笑称这个功能将成为家庭解压的工具,“当你很不爽的时候,可以下车多摔几次车门,彻底告别负面情绪,回归家庭的和睦。”

电动门只是MEGA Home其中的一个变化。最大的改变还有新增的二排无级电动旋转座椅,可以实现45度、90度和180度的旋转。

汤靖说,改变的灵感全部来自一线,用户反馈的问题,MEGA Home全都改了,“比如没有杯托、电视机太小了、没有电吸门,全都改了。”

从某种程度而言,MEGA Home成为一款真正意义上与用户共创的产品。2024年,理想汽车的财报显示,归母净利润超过80亿元人民币,这个中国汽车市场的“盈利王”有任性的本钱,不向销量低头,将“错误”摆在那里,用另一种方式“纠正”。

“MEGA不会以销量作为第一指标,而是以用户的满意度NPS 作为最重要的指标。”汤靖告诉《轩辕商业评论》。

01

李想的一盆冷水

汤靖是临危受命的。

MGEA风波之后,理想汽车立刻变阵,将产品平台划分为三个不同的产品线:

第一产品线包括理想MEGA、L9车型,售价在40万以上;

第二产品线包括理想L7、L8以及i8,售价在30~40万区间;

第三产品线包括理想L6和i6,售价在20~30万区间。

每个产品线配备专门的产品操盘总裁和相关的营销、运营、计划、销售和财经代表等岗位。

2024年3月底,MEGA的舆论风波并没有平息,理想汽车召开内部战略会,会议间隙,李想向他发出了作为第一产品线负责人的邀请,理由是他是合适的人选。

“坦率地说,我个人对公司是比较有感情的,我回去后想了想,也觉得自己是合适的人。”

汤靖表示,自己几乎是和理想汽车一同成长,“创作能力、价值创造能力和产品能力,他们看中的是我的基建技术能力。”

2018年4月,汤靖加入理想汽车,至今已经7年时间。他的第一个职位是理想ONE研发的项目总监,做得颇有成绩。2020年升为项目开发部负责人,从只负责一个车型变成负责项目部下面所有车型。随着理想的大卖,2021年,他升任研发运营副总裁。

2024年4月7日,汤靖正式出任理想第一产品线总裁。他明白自己是“带着任务来的”,需要解决“MEGA向何处去”的问题。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他做了两件事情:从一线市场找灵感,全国各地调研了一个月,和用户对话,与产品专家沟通;以及成为理想MEGA的车主。

“对产品的思考必须来自自己的深度参与。”汤靖说,2024年4月走马上任后,他在5月20日就下单了理想MEGA,一年已经开了25000公里。

很快,汤靖找到了灵感。

有个用户特别喜欢理想的产品,但母亲腿脚不方便,每次上下车都很困难,最后没有买,当时汤靖就想,为什么会这样?要想办法解决,正是这次对话,激发了他做二排旋转座椅的灵感。

在汤靖看来,舆情对MEGA有伤害,但最后没有转化为订单,也和有些方面没有超越用户价值有一定关系,“MEGA给人的感觉就是外观很先锋,但内饰并没有给用户体验上的创新。”

比如,用户对MEGA的空间很满意,二排超越宝马7系L,三排超过宝马5系L,但并没有转化为用户体验,就像9平方米的卧室只能放一张1.2m单人床,但 30平方米的卧室,除了一张1.8m的大床,还要有衣帽间、洗浴间。

2024年5月底,汤靖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在一个高管群里,他兴奋地讲述了自己的创意:“我们要做二排电动旋转加零重力的座椅。”

李想很快回复了,却是一盆冷水,“旋转可以干得成,零重力估计干不成。”

汤靖知道,李想提出的问题一针见血。他说:“这两个东西并存其实难度非常大,因为旋转加零重力在当时那个时间点没有人做出来过。”

02

“我就是第一责任人”

实战经验丰富的好处是说干就干。有了想法之后,汤靖开始研究如何落地。困难很明确,零重力座椅的技术很成熟,但旋转是不成熟的,旋转加了零重力后,最大的问题是转盘会侵占三排的腿部空间。

工程师很快拿出了一个能够旋转的样件,底部是大转盘的,给李想评审的时候,他表示第三排空间没法接受,汤靖回答:“交给我”。

汤靖明白工程师的想法。他说:“工程师背后的逻辑是需要确保确定性,旋转是他的第一要求,大了以后强度就好,碰撞还不会担心出问题。如果要做小,就意味着他必须计算得非常精细,结构要非常精巧。”

为了达到李想的要求,汤靖和工程师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抠,小到一个螺丝和焊装件能不能移,大到如何保证角度、空间。一边讨论他一边给工程师洗脑,“如果做出来的话,你就是全世界第一个。”

这并不是画饼,而是汤靖工作的乐趣,“我做产品的时候觉得特别有意思,一定要做出让自己自豪的产品。”

理想汽车为他创造了这样的条件。这家公司的使命是创造移动的家,创造幸福的家,往下解构一层,就是要做出更安全、更舒适、更便捷、更精致的产品,再往下解构一层,是超越用户的需求,创造让自己自豪的产品和服务。

乔布斯,消费者并不知道需要什么,直到我们拿出产品……想要超越用户需求,就要为他们创造。创造的过程,充满了妥协和选择,汤靖就是那个拍板的人。

和权利画等号的是责任。“转盘和零重力和第三排空间发生冲突的时候,我就是第一责任人,我要对这个结果负责任。我们这几个人常常开玩笑说,我们就像李想的分身,要对产品的成功负责任,我们做的每一个妥协都有可能会体现在最后的销量上面。”

最终,汤靖完成了MEGA Home,最终的结果他十分满意,对这个“作品”给到了85分以上。

至于为什么叫MEGA Home,“本来就是为家庭设计的,李想说那为什么不直接叫Home。甚至我们当时还设计了一个Home的尾标,最后没有上,类似Max 、Ultra 这种标会让人感觉是高低配,用户体验不好。”

03

工作重心转到价值经营

自理想MEGA上市后,曾经每日更新社交媒体动态的李想淡出大众视线,取而代之的是理想产品经理和工程师们。辅助驾驶产品经理“陈两把”、理想汽车第三产品线产品营销负责人“若愚_Allen”、整车电动产品负责人“唐伯伯-唐华寅”;材料技术负责人“吉超超有材”……,在李想消失的日子里,他们一起刷足了理想汽车的存在感。

这群人中,汤靖出道不早,涨粉却非常快,他在微博上的账号是“老汤哥Tango”,优质内容,热点话题,高频互动等吸粉手段一个都不少。截止2025年5月6日,他的微博粉丝数已经到了42万,涨粉速度令他自己都感到惊讶。

当《轩辕商业评论》问起涨粉的秘诀,汤靖说贵在真实,“我在微博上就是真实生活中的样子。这可能是我和李想的共同点,比较真实。”

在汤靖眼中,李想是一个不用去揣测心思的老板。“是不是要做这件事,很多老板会讲半截话让员工去猜,那样效率很低。外人看来,李想说话可能比较耿直,但这样在工作中真实简单,沟通非常高效。”

随着MEGA Home的上市,汤靖阶段性完成了任务。“我认为公司给我的任务,第一个是团队管理、研发产品,把产品做出来;第二个叫价值的传递,就是传播、品牌、培训,让这些价值传递给用户知道,让内部员工知道,把产品传播出去;第三步叫价值经营,把产品卖出去,并且要保证合适的利润。”

交出了MEGA Home,在微博上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理想,过去一年,汤靖完成了这两个部分工作,现在,他的工作重心转到了价值经营。

“做产品研发我没有太多担心,价值传递也是我去年一年重点去做的。今年我更多地要去学习价值经营,比如说如何帮助销售一线去把这个产品卖出去,把价值传递给用户。”

接受《轩辕商业评论》采访时,汤靖刚刚从一个销售培训会议上下来,对象是全国各地的销售精英,为他们讲述MEGA Home好在哪里。“你要想办法让用户共鸣,讲清楚背后的思考路径。”他说。

对话汤靖,你能感觉到他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为了理想从上海到北京,7年时间与这个品牌共同成长,在当下已经卷成红海的中国汽车市场,能够放手让自己去创作一款产品,汤靖努力珍惜着这份幸运。

故事还在重复。如今,汤靖已经开始思考如何创造下一款产品。“如果把企业发展分为 0-1、1-10、10-100 的话,我认为理想汽车处于1-10的阶段,0-1结束的标志是理想L9的成功。”他说。

中国汽车市场的竞赛正在进入决赛阶段,我们等待着汤靖和理想汽车的继续创造。

分享到
037165901996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