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一上市订单就破万, 好多都是假的? 车企: 我了解过, 他们就吃这套
来源:金联创能源 2025-05-08 04:56:26
大字

关注汽车市场的小伙伴都知道,对于很多汽车品牌和厂商来说,对外推出一款全新车型,本质也是一次“豪赌”,因为一款汽车产品在市场层面的成功,影响因素是非常多,厂商和工程师自认为的好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有些车上市的时候,大家都看不上,结果没有多长时间,马路上到处都是,销量奇高;而有些车型,上市的时候,大家都很看好,结果因为品牌宣发、渠道限制等各种因素,最终以月销量个位数收场……

当然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车企在新车上市的时候,也有了新套路!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现在很多新车上市,几个小时之后,各种社交媒体平台上,就到处都是上市X小时,订单数量破万的消息,感觉这款车非常受欢迎,但实际上,这几个小时的订单量,有些车企一年都完成不了。

我记得有一个造车新势力,推出第一款“7”字头车型的时候,曾经对外宣称,72小时订单突破6万辆,结果那款车当年,也就是上市12个月的销量也才2.5万辆,3.5万辆订单不仅不翼而飞。而且给人感觉,那三天之后,这款车的销量就再没有增加哪怕一辆。当时这个数据差被我们发现并且曝光出来之后,这个品牌就动用各方资源开始疯狂删稿了,因为这种造假行为,实在太丢人了!

那么为什么要营造订单迅速过万的假象呢?

本质上,很多车企和品牌做这种上市订单迅速过万的假象,就是给潜在用户,或者还在犹豫期的用户看的,因为有些车型上市,本质上声量还是不够,或者本身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很多用户还是比较犹豫的。那么这种订单迅速过万的海报一出,相当于给这些用户一种暗示,那就是这款车还是很好的,那么多人都已经下订单了,你再不下单,提车时间可能就要延长了哦……

这些订单的成分是怎样的呢?

从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一些后来明显被证明是数据造假的订单,基本上由三个部分构成,首先肯定有一部分是真实的,只不过占比很少,而且后期很可能退单;第二部分是这个品牌的员工或者经销商员工下单“冲量”的,这部分后期几乎无一例外全数退掉;而第三部分就是汽车厂商自己“脑补”的,也就是随便杜撰一个数字,保证整体订单量快速过万。

这种订单造假的行为,真的没人管吗?

本质上来说,这种订单造假的行为,就是利用规则漏洞运作的,所以很多规定是管不到车企的。大家都知道,每个月销量一出,厂家端、乘联会端、中汽研给出的每款车或者品牌的数据,几乎都完全不一样,有时候差异还比较大,问就是统计渠道和口径不一样……

而订单数量这种东西,作为销售前段的数据,更是没有机构和个人有能力获得最真实的数据了,因为这些数据都完全掌握在车企手里,车企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基本上属于人家说多少就是多少,如果不是怕假得太明显,1小时订单超100万辆,说出去顶多挨顿骂,法律上也没什么风险。

干这种事情,不怕事后露馅吗?

正如我们开头所说,订单数量造假,本质上就是在“赌”,一方面赌多少潜在用户因为信了订单数量而“跟风”买车,很多消费者就吃这一套;另一个方面,这些车企也在赌互联网没有记忆,进入2025年3月,国内新车上市的节奏,和下饺子没什么区别,有多少人记得哪款车是几个小时订单过万的,没几个人记得!所以宣传端订单造假,几乎是没有风险的。

总而言之,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一款新车上市,那些订单数量还是别信了,也别怕迟了就拿不到车了,这个市场已经充分竞争,“平替”车型可能几天之后就上市了,没必要成为厂商玩文字游戏中的一份子。万一几个月销量还没过万,不仅新车成了绝版车,新车价格还大幅度下降,吃亏的还是车主。

分享到
037165901996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