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根据一汽-大众集团5月1日发布的销售数据显示,企业4月共实现整车终端交付113406辆。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能源车快速渗透的市场环境下,其燃油车市场份额较去年同期微增0.4个百分点,显示出传统动力车型仍保持市场韧性。
具体到旗下三大品牌,大众品牌4月终端销售68001辆,同比增幅达到7.9%,燃油车市场份额提升0.7个百分点。这个老牌合资品牌在电动化转型浪潮中,似乎找到了传统车型的生存之道。奥迪品牌(含进口车型)当月交付36900辆,前四个月累计国产豪华燃油车市占率保持细分市场首位。定位入门市场的捷达品牌贡献了8505辆销量,继续深耕下沉市场。
就在销量数据公布前,企业刚完成了ID.AURA概念车的全球首秀。这款基于全新紧凑级核心平台(CMP)打造的纯电概念车,显然瞄准了中国年轻家庭市场。从技术路线来看,CEA电子架构的应用让数字座舱响应速度更快,互联体验更趋智能化,不过具体的人机交互方案目前还未完全披露。
从设计语言观察,ID.AURA延续了大众电动车系的家族特征。车头部分最显眼的是全封闭式中网设计,贯穿式LED灯带与可发光LOGO的组合颇具辨识度。前保险杠区域的三条横向灯带倒是首次出现,配合大尺寸进气口造型,试图营造运动化视觉效果。侧面轮廓处理得比较有意思,溜背线条的过渡让人联想到某些豪华轿跑车型,设计师坦言这个处理确实参考了保时捷Taycan的设计元素。
车尾部分可能是争议最大的设计区域,多层叠加的LED灯带构成复杂的几何图案,这种充满未来感的造型在实际量产时能保留多少还有待观察。动力配置方面,官方仅确认将采用纯电驱动形式,电池容量、电机功率等关键参数尚处于保密状态。
从市场策略来看,一汽-大众似乎在实施"双线并行"的产品布局。一方面通过传统燃油车稳住基本盘,特别是奥迪品牌在豪华车市场的持续发力;另一方面加快电动化转型步伐,ID.AURA的亮相预示着企业将在紧凑型电动车市场展开新攻势。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当前紧凑型纯电轿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既有比亚迪秦PLUS这样的销量霸主,也有新势力品牌的智能化产品,大众想要在这个区间打开局面并非易事。
有意思的是,在整体车市价格战持续的背景下,一汽-大众燃油车份额的逆势微增或许暗含某些市场信号。有分析师认为,这反映出部分消费者在电动车技术快速迭代阶段,反而更倾向于选择技术成熟的燃油车型。特别是大众品牌7.9%的同比增长,主要得益于速腾、宝来等经典车型的持续热销,这些历经多代进化的产品在可靠性、维保成本方面确实具备优势。
不过这种增长能否持续值得关注。随着国七排放标准实施临近,燃油车的技术升级成本将显著增加,而新能源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延续到2027年,这一增一减可能会改变未来的市场竞争格局。对于传统车企来说,如何在维持现有市场份额的同时加速电动化转型,确实是个需要平衡的难题。
从产品布局节奏看,一汽-大众显然在尝试多点突破。奥迪品牌继续巩固豪华车市场地位,大众品牌深耕主流家用市场,捷达品牌下沉至入门市场,电动车则试图开辟新的增长极。这种全面覆盖的战略在车市增量时期或许有效,但在存量竞争时代,如何避免资源分散、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将是管理层面临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