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中国车企逆势崛起, 欧洲市场表现亮眼,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有限
来源:中国体育报 2025-05-07 03:34:27
大字

美国关税大棒真能敲死中国新能源汽车?我看未必!

话说这年头,谁家还没个“逆袭”的剧本?中国新能源汽车,就是这么个主角。原本以为要被美国一棍子敲懵,结果硬是走出了一条“欧洲后花园养成记”的康庄大道。

时间倒回几年前,美国老大哥一言不合就抡起关税大棒,当时那个情况,真是让人捏一把汗。你品你细品,广汽当年雄心壮志,带着概念车在北美车展上高调亮相,还宣布2019年要进军美国市场,这消息一出,美国媒体直接炸锅了,各种质疑声铺天盖地。想想也是,美国人习惯了本土品牌,对中国汽车的印象还停留在“质量不佳、性能平平”的刻板印象里。虽然当时也有福特这样的明白人,看到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潜力,想和中国车企较量一番,结果呢?2018年,美国301调查一出,25%的关税直接给中国车企判了“死刑”。广汽进军美国的计划泡汤了,福特也跟着倒霉,从中国返销的车型也停了,销量暴跌54%。

说白了,这美国市场是没戏了。咱们中国车企也不是吃素的!

2019年,欧洲市场突然冒出了个“转机”。当年9月的法兰克福车展,79家中国企业参展,数量直接碾压其他国家。大众、宝马、奔驰这些老牌车企,早就和宁德时代、北汽、江淮这些中国企业勾搭上了。大众发布ID3,保时捷推出Taycan,福特也来凑热闹,和中国车企同台竞技。

一开始欧洲媒体也没少唱衰,说中国新能源汽车就是靠低价抢市场。但事实胜于雄辩,欧洲车企主动和中国产业链对接,宁德时代在欧洲建了两座电池工厂,这中国新能源汽车,就这么全面打入了欧洲市场。

到了2023年,德国前总理朔尔茨亲自参观中国车企展台,中国企业直接成了展会的焦点。

但是!高潮来了!

眼看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欧洲市场份额蹭蹭往上涨,欧盟坐不住了,启动反补贴调查,要查中国新能源汽车成功的“秘诀”。这架势,有点像当年美国调查华为的味道了。

面对调查,中国车企没怂,反而加快了在欧洲的布局。中欧谈判期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虽然有所下降,但依旧稳居欧洲市场首位,同时在亚洲、南美洲市场也开始快速增长。

你以为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No No No!

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在美国市场受阻的国内市场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比亚迪连续三年盈利下滑,蔚来股价跌到谷底,新势力车企更是陷入了资金困境,整个市场产销量首次同比下滑。

但是!正是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开启了智能化转型之路。

车企们开始疯狂“内卷”,智能驾驶、大屏交互这些高端配置,直接成了标配。这种“内卷”不仅提升了产品力,也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2020年,工信部联合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启动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在山东青岛、江苏南京、海南海口等地试点,这一下子,国内市场又活了。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也在这个时候投产,加速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成熟。

2023年,面对欧盟的反补贴调查,大众、宝马、奔驰三大车企高管相继访华,寻求深化合作。福特更是顶着压力,将宁德时代引入美国共建电池工厂。

从北美到欧洲,再到亚洲、南美洲,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版图不断拓展。每一次市场波动、每一项政策变化,都成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成长的催化剂。

中国车企为啥能在美国关税大棒下活下来,还在欧洲混得风生水起?说白了,就是靠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硬生生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咱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欧盟的反补贴调查,就是一个警钟。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想要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还得继续提升技术水平,加强品牌建设,在规则框架下维护自己的权益。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未来会怎样?咱们拭目以待!但至少现在,美国那根关税大棒,算是彻底落空了。

中国车企的“欧洲后花园”,还在持续扩大中……

分享到
037165901996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