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比亚迪全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电动汽车续航提升, 行业格局或将重塑
来源:中青在线 2025-05-10 21:18:55
大字

电动汽车想要续航够长、充电够快、安全无忧,难道真就只能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奢望?

说白了,电动汽车这玩意儿,一直被人诟病的就是那几点:跑不远,充电慢,万一撞了还容易着火。比亚迪最近放了个大招——全固态电池,这玩意儿一出,好像要把这“不可能三角”给打破了。

要说比亚迪能搞出这玩意儿,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早在2020年3月,人家就推出了刀片电池。这刀片电池,可不是真的刀片,而是通过结构创新,把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给提上去了,安全性也跟着水涨船高。你品,你细品,这刀片电池在比亚迪汉EV这些车型上用得那叫一个溜,也算是给比亚迪在电池安全技术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这安全问题算是解决了,那续航和充电速度呢?

关键就在这全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上。公开的数据显示,比亚迪这全固态电池的电芯能量密度高达400Wh/kg!要知道,现在市面上主流的液态电池,能量密度也就100-300Wh/kg。这么一比,高下立判。能量密度高了,意味着啥?意味着同样的电池体积,能存更多的电,跑更远的路。举个例子,现在比亚迪有些纯电车型,最多也就跑个700公里,要是换上这固态电池,突破1000公里,甚至2000公里,都不是梦。

比亚迪能有今天的成就,也少不了“外援”。2019年7月,比亚迪和丰田搞了个合作,一起开发电动汽车。丰田是谁?那可是汽车界的“老大哥”啊!比亚迪提供电池技术支持,丰田贡献整车设计和生产经验。这强强联合,加速了比亚迪在电动汽车技术方面的创新,也为固态电池的研发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这固态电池也不是啥完美的东西。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成本高,是液态电池的3-5倍。还有就是低温性能,在冬天的时候,电池的性能可能会打折扣。比亚迪也知道这些问题,所以也在想办法解决。一方面,通过规模化生产来降低成本;通过材料和工艺优化来提升低温性能。

比亚迪还在电池材料领域下了不少功夫。为了保证原材料的供应和降低成本,人家早就开始布局电池材料产业链了。比如,投资锂矿、镍矿这些上游资源。2022年,比亚迪还和赣锋锂业签了个战略合作协议,一起推进锂资源的开发和锂盐的生产。说白了,就是把原材料的“命脉”掌握在自己手里。

还有,比亚迪的储能业务也在蓬勃发展。这储能业务,包括家用储能系统、工商业储能系统和大型储能电站等等。这些储能产品,已经在全球不少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应用。储能业务和电动汽车业务,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储能业务的发展,可以帮助比亚迪积累电池管理系统(BMS)和能量控制方面的经验,这些经验反过来也可以应用于电动汽车电池的研发和应用。

在比亚迪加速固态电池研发的宁德时代也在快马加鞭。2023年上海车展期间,宁德时代发布了凝聚态电池,能量密度高达500Wh/kg。虽然该电池并非全固态电池,但是宁德时代的入局,无疑给行业带来鲶鱼效应,倒逼比亚迪加速技术迭代。

比亚迪对固态电池的量产,也有个明确的时间表。2024年完成中试下线,2027年开始批量示范装车,先在高端车型上用起来。等到2030年以后,再大规模应用,让更多的人都能享受到固态电池带来的好处。按照比亚迪的计划,通过规模化生产和工艺优化,到2033年,固态电池的制造成本有望再降20%至30%。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也对比亚迪的固态电池给予了肯定。他在2024年4月表示,固态电池是未来电动汽车电池的重要发展方向,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但他也指出,固态电池的成本和生产工艺仍面临挑战,需要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努力。

传统的液态电池,容易起火爆炸,安全隐患大。而固态电池,从根源上杜绝了这种风险。经过针刺、热箱这些严苛的测试,固态电池都不会出现起火或者爆炸的情况。这就像给电动汽车穿上了一层“金钟罩铁布衫”,让驾乘人员更加安心。

比亚迪的全固态电池,真的能改变电动汽车行业的“游戏规则”吗?它能否解决续航、安全、充电速度这三大难题?如果比亚迪真的能成功实现固态电池的量产和普及,那么,电动汽车取代燃油车,可能真的指日可待了!至于结果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未来会怎样?谁知道呢,走一步看一步呗!

分享到
037165901996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