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淘宝闪购突破“千万单”, 即时零售进入下半场
来源:江西日报 2025-05-06 22:15:55
大字

竞争不在于快,不在于烧钱多,谁能依靠自身的渠道和资源优势站到最后,保持一直在场,才是关键。

作者|付饶

编辑|原野

在金庸和古龙的武侠江湖里,有一句被侠客奉为圭臬的话: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但在中国互联网真实的商战里,快和早,不一定总能成为决胜的关键。即时零售战场上,京东和淘宝先后在4月发起奇袭,让这条原本趋于稳定的赛道,再起波澜。

其中,由淘宝小时达升级而来的淘宝闪购,原本计划在618大促期间上线。赶在4月的最后一天提前入局,显然是早就有备而来,想借助火热的假期消费,迅速攻城略地。

刚刚,我们在饿了么公众号上看到,上线仅6天的淘宝闪购,单日外卖订单量已超过1000万。

外卖需要靠单量调动商家和骑手的积极性,高度依赖“规模效应”。以向非餐即时零售引流为目的的入口建设则更需要规模,只有快速起量,才能向实物零售货盘输出足够大的心智外溢。

1000万单大约是中国每日外卖总订单量的十分之一。加入“千万单俱乐部”,意味着将现有的外卖市场格局撕开了一道裂缝。

淘宝闪购不仅打破了最快实现“千万单”的时间纪录,而且还在加大力度补贴。按照当下的效率,单量完全可能在接下来的几周快速突破两千万、三千万。

这样的热闹,是商业竞争的残酷,也是即时零售走上风口的信号。一批商家已经从“神仙打架”中受益,但更大的商业版图还在徐徐展开。

016天“千万单”,打破行业纪录

淘宝闪购是在4月的最后一天入场的。

根据淘宝宣布的消息,淘天旗下即时零售业务淘宝“小时达”升级为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共同加大补贴,先在50多个城市上线,并将在5月6日覆盖全国。据晚点LatePost透露,闪购业务原计划在618大促期间上线,五一假期开始仅在部分城市灰度测试。

由于消费者及商户积极性超预期,淘宝闪购于5月2日宣布提前4天全量上线,并给全国用户每人每天发放两个大额红包,同时还有品牌商品一口价、免单等长期福利。

至此,即时零售战场形成“三国杀”格局。

今年2月,京东高调入场外卖,并在4月将战火烧到火热。期间,饿了么相对低调,只在4月17号表示不加入口水战,并发放了大额优惠券。

如今来看,这更像是猫在起跳之前的深蹲动作。真正的跳跃之举,即淘宝闪购+饿了么的联合行动,在五一小长假前夕才展现,又通过5月2日的全量上线,持续加码。

5月5日晚上,饿了么通过公众号公布:当日,饿了么来自淘宝闪购的单日外卖订单量,已经超过1000万单。

一个新的“千万单”平台出现,意味着一个有力的即时零售搅局者已经登场,挑战者将面临更强的挑战。

此前,京东外卖最快3个月达到“千万单”。2023年抖音外卖上线前5个月,平均每天只有10万单。

而淘宝闪购仅用6天达到“千万单”后,补贴力度还在加大,刚刚宣布自5月6日起每天免单1亿杯奶茶,这又预示单量的涨势才刚开始,还远远没有达到峰值。

外卖必须有足够多的用户下单,才能调动起商家和骑手的积极性,借助算法达到最高效率。因此,曾有业内人士分析,外卖业务想要成功,必须“以雷霆万钧之力迅速上单量。”从起步阶段来看,淘宝闪购这一步棋已经平稳落地了。

多家品牌也尝到了淘宝闪购单量暴增的甜头。

据新浪科技报道,淘宝闪购上线24小时内,奈雪的茶饿了么外卖订单同比暴涨超200%。淘宝闪购上线三天,多个品牌在饿了么的订单量翻倍,米村拌饭饿了么平台订单量较4月激增近100%。

同样,据饿了么官方数据显示,在“淘宝闪购”全量上线24小时内,库迪咖啡销量快速上升至平台咖啡类目第一,较日常订单增长近10倍;茉莉奶白在饿了么外卖订单量日均增长近3倍。

截至5月3日,奶茶、冰粉、饮料冰品、咖啡等多品类外卖量同比均年增长超100%。在广州、深圳,五一期间饿了么奶茶外卖量周环比增长分别增150%和120%,较去年同期增长近2倍。

亮眼的成绩之下,打法更指向一点:这是淘宝的“蓄力之举”。

02新名词,老战场

即时零售是新名词,但并不是新战场。

雷峰网曾采访过一位接近美团人士称,在三年前,美团闪购开始露出苗头,决定自建仓时,有美团高层就预言,京东和美团迟早会有一战。

彼时的战场,已经围绕即时零售展开。

对于即时零售的入局者而言,其核心魅力在于:足够高频。

从商业模式上来看,外卖,作为即时零售的一小部分,其实是个利润偏低的苦生意。

根据摩根大通(JPMorgan)统计,2024年全球主流外卖平台的平均净利润率仅为2.2%,最高者UberEats也仅为3.3%,从没有平台外卖业务的利润率超过5%。

甚至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客单价低、配送成本高、外卖平台在算法技术和优惠补贴投入大等原因,外卖是一项持续亏损的业务。包括英国外卖服务平台Deliveroo、德国配送平台DeliveryHero、印度版大众点评Zomato以及东南亚送餐平台Grab在内的多家外卖平台,直到2023年才开始转亏为盈。

但它足够高频,是培养用户消费习惯、建立品牌感知度和粘性的极佳途径。

占据优势的玩家,完全可以通过高频的外卖生意,带动其他消费,提升运营效率。

三天内就飙升至单日1000万单的餐饮外卖,正是给这个场景的“蓄力”。

外卖高频低价,能拉高活跃度,同时也与城市生活场景下的即时零售用户人群高度重叠。饿了么通过外卖,在自身获得订单的同时,将部分日活引流给淘宝闪购,用高频带动低频,快速给非餐饮的即时零售打下心智基础。

5月1日至3日,在饿了么后台,游泳用品外卖量环比增长330%,女鞋、彩妆、剃须脱毛、婴儿护理清洁、球类用品、洗发护发等外卖量也均环比增长超过100%。

这都预示着:通过外卖,向更大的即时零售货盘引流的思路是成立的。补贴奶茶带动的不仅仅是奶茶,还有各种各样的需求通过补贴,逐渐塑造了用户心智。

埃森哲《聚焦中国95后消费群体》报告显示,95后比千禧一代更看重配送速度,超过50%的95后消费者,希望能当天甚至半天就收到商品,还有7%的消费者希望在两小时内收到商品。

对于淘宝来说,淘宝闪购业务完善了传统电商的生态,传统电商的购物场景更侧重三天达的“计划性消费”。此次淘宝闪购将与品牌商家城市仓、线下门店合作,打通天猫官方旗舰店和小时达的货盘及价格,可以很好地满足消费者即时零售半小时达的“冲动性需求”,在淘宝生态内融合为闭环。

另一方面,淘宝天猫丰富的电商品牌资源,有助于饿了么加速拓宽第二增长曲线。

去年10月,饿了么将即时零售定位为第二增长曲线。目前,即时零售业务仅在饿了么整体业务中的占比为10%-20%。依托淘宝天猫的丰富供给,饿了么的即时零售有极大的想象空间。

03两大护城河

所有进入即时零售赛道的玩家,都需要手握至少两张入场券:履约能力、商家生态。

淘宝闪购同样需要具备这两项能力。

先看履约能力。

在运力方面,淘宝闪购由饿了么重点保障履约,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实现30分钟送达。饿了么和蜂鸟即配的400多万活跃骑手,有着全国2000个城市的覆盖能力。

再看商家生态。

除了全部开放饿了么供给,淘宝闪购同时面向淘宝天猫平台所有品牌电商商家开放,与品牌商家城市仓、线下门店合作,打通天猫官方旗舰店和“闪购”货盘及价格,给到消费者“电商的低价,即时零售快速送达”体验。

此轮下场补贴外卖,淘宝闪购更大的商业版图实际上在外卖之外,在品牌商家和“万能淘宝”的一切商品之中。对于淘宝、饿了么和商家来说,这个新的版图都将拓展业务增长的空间。

第一,即时零售能给商家带来渠道增量,进而促进转化。

2025年春季,50多个服饰品牌商家入驻淘宝小时达,包括知名女装品牌MOCO、内衣品牌红豆,以及七匹狼、全棉时代、幸棉、雅鹿、真维斯等。上线第一周,有品牌在小时达的订单,拉动其在整个淘宝天猫的订单数量增长10%,还有品牌上线第二周小时达订单环比飙升了30倍。

截至目前,已有300多万家门店开通淘宝小时达服务,覆盖了3C数码、服饰、食品多个行业商家。即时配送需求下,使用了小时达服务的商家整体成交增长是大盘的2.2倍。

第二,“近远场结合”的新模式,是淘宝即时零售独特的想象力。在这种模式下,品牌可以结合远场和近场玩法,做直播、做商品促销、做近场发券,发掘更多跨场域营销的可能性。

以迪卡侬为例,线上电商渠道占比小,增长一直缓慢。2022年,线上订单占比迪卡侬集团总营收的17%,这一数字在2023年全年,也只增长了0.4%至17.4%。

迪卡侬入驻淘宝闪购以来,依托淘宝的电商大盘流量,订单环比增长显著,其中骑行、户外鞋服品类最受欢迎,春季健身、登山露营、户外冲锋衣等商品成交普遍增长超200%,一款户外野营扣环水杯成交增长了350%,一款新品户外大容量登山双肩包成交超450%,成为爆款单品。

电商和外卖的远近场结合模式,直接带动迪卡侬集线上营收。迪卡侬2024年报数据显示,数字化渠道销售额占比已达总营收的20%。

淘宝即时零售为新玩家们提供了一条新通道,让商家在不确定性的时代里,打开一条新路,收获有确定性的增长。这对于快速周转行业的玩家尤为重要。

尼尔森IQ最新发布的一个数据显示,快消门店数量在2024年对比2019年增长约40%,在市场进入过剩的时代,线下渠道的复合增长率下降了1.3%。这给出了一个危险的信号:线下渠道竞争正在变得激烈的同时,线下渠道的增长越来越难获得。但另一方面,线上渠道10.2%的增长,正在成为商家们另一种可行性。

淘天恰恰拥有最大的存量市场,在2025财年第一季度,淘天集团商品交易总额(GMV)同比高个位数增长,购买人数、购买频次持续增长,订单量取得同比两位数增长,这对于商家,是利好优势。

即时零售的战火还在蔓延。

从市场规模来看,它正以年均50%的速度狂奔。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最新发布的《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2024)》预计,2030年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超过2万亿元。

“三国杀”格局的形成,也意味着即时零售进入更激烈的竞争模式。

而从过去20年的互联网商业历程来看,竞争不在于快,不在于烧钱多,谁能依靠自身的渠道和资源优势站到最后,保持一直在场,才是关键。

头图来源|AI制图

分享到
037165901996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