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研与工业生产里,手套箱是保障高精度操作、维持特殊环境的关键设备。然而,实际操作中,各种“翻车”状况层出不穷,下面就带大家看看那些常见又让人哭笑不得的“坑”。
手套安装不当,秒变“漏气侠”手套箱的手套安装可是个技术活,但不少人都在这里栽过跟头。有些人安装手套时过于随意,手套边缘没有完全包裹住接口,或者手套材质和接口不匹配,结果刚一充气,手套箱就开始漏气。就像给气球扎了个小孔,怎么打气都鼓不起来。
还有人在安装过程中,手套被尖锐物品划破,自己却没发现。等开始操作时,气体不断从破损处泄漏,不仅影响了手套箱内的环境,还可能损坏里面的精密仪器。
过度“暴力”操作,箱体很“受伤”手套箱虽然看起来坚固,但也经不起暴力对待。有些人在开关舱门时,用力过猛,像是在和舱门“较劲”。大力开关舱门不仅会损坏密封部件,导致漏气,还可能让舱门变形,以后都无法紧密闭合。
在手套箱内操作时,有些人也会不自觉地用力过猛。比如,用尖锐的工具用力戳样品,或者大力移动沉重的设备。这些操作都可能使箱体内部结构受损,影响密封性。
忽略环境要求,设备“闹脾气”手套箱对环境条件是有一定要求的,但很多人却忽略了这一点。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对手套箱的影响很大。如果手套箱放置在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大的环境中,密封部件可能会因为热胀冷缩而变形,导致漏气。
还有些人把手套箱放在通风口附近,或者周围堆满了杂物。通风口的气流会使手套箱周围的温度和湿度不稳定,而杂物可能会挤压到箱体,造成变形。
物品放置混乱,操作“一团糟”在手套箱内放置物品也有讲究,但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有些人为了方便,把各种物品随意堆放在手套箱内,导致操作空间变得狭窄。在操作过程中,很容易碰到周围的物品,不仅可能损坏物品,还可能影响手套箱的密封性。
手套箱操作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我们要吸取这些“翻车”教训,规范操作,才能让手套箱更好地为我们的科研和生产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