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混动车怎么选才不踩坑? 三种技术路线全解析
来源:安徽日报 2025-05-06 07:09:24
大字

这两年混动车突然火了,路上绿牌车一半都是插混或者增程。

但真要掏钱买的时候,很多人却犯了难:同样是能加油能充电,丰田油混、比亚迪插混、理想增程到底有啥区别?今天咱们抛开专业术语,用大白话把三种技术掰开揉碎讲清楚。

混动技术最早是日本人玩明白的。

1997年丰田推出普锐斯,用行星齿轮把发动机和电机串在一起,低速用电、高速烧油,一箱油能跑1000公里。这种油电混动虽然省油,但电池只有1度电,不能插电充电,在国内拿不到绿牌补贴。

直到国产车搞出插电混动,情况才变了——比亚迪2013年推出秦,装上10度电大电池,纯电续航50公里,还能享受免购置税和绿牌,直接把混动车价格打下来。

但真正让市场爆发的还是增程式。

理想ONE用1.2T发动机当充电宝,平时完全靠电机驱动,亏电时油耗比燃油车还高,却被奶爸们捧成神车。

争议声中,问界M9、深蓝SL03等车型带着更高效的增程系统入场,现在连福特、大众这些老牌车企也来掺一脚。

油电混动像精打细算的会计,发动机干活时顺带给小电池充电,全程不用插电,百公里油耗4升左右。

但它电池太小,政策优惠吃不到,适合跑长途多、充电不方便的人。插电混动则是双面手,日常通勤用50-100公里纯电,长途烧油,但要是懒得充电,亏电油耗可能飙升到7-8升。

增程式最像电动车,发动机只发电不驱动,开起来安静平顺,但跑高速时油耗比同级油车高30%,被网友吐槽“脱裤子放屁”。

别看技术路线吵得凶,市场数据很诚实:2024年国内混动车卖了514万辆,占新能源车40%。

比亚迪插混月销破20万台,理想增程车一年卖出49万辆,连丰田THS油混在国内还有13.7%份额。

说到底,消费者用钱包投票——北方冬天电池缩水?三四线城市充电桩少?混动车都能兜住底。

买混动最怕踩三个坑:

1. **充电焦虑转移**:插混标称纯电100公里,实际冬天打7折,两天就得充一次。没私桩的人充电时间成本比油费还贵。

2. **隐藏成本刺客**:换块电池4-8万,二手残值率比燃油车低15%。某日系混动车三年后只能卖45%,还不如国产燃油车。

3. **技术画饼**:宣称“油电自由切换”的车型,实际切换时有动力中断;号称热效率46%的发动机,亏电时照样油耗翻车。

现在车企也学聪明了。

吉利把插混和增程技术揉成PHREV系统,比亚迪DM-i用刀片电池把体积压缩60%,宁德时代甚至搞出能用甲醇的增程器。

最狠的是华为,直接把手机店改成汽车展厅,问界M7上市60天订单破10万,靠的不是参数而是全家桶生态。

混动车的本质是妥协艺术——在油价、电费、政策、技术之间找平衡。

家里有桩、每天通勤50公里内,闭眼选插混;经常跑高速、图省心,油混更靠谱;非要电车体验又怕续航焦虑,增程可以试试,但得接受高速油耗。记住,没有完美技术,只有合适场景。

你现在开的是什么车?如果换混动,会因为哪个痛点犹豫?评论区聊聊你的真实想法!

祝各位看官老爷马上提车

点“赞“和”在看”获取更多汽车好文

分享到
037165901996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