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买车十年后, 我终于读懂了这代人的消费困局
来源:证券时报 2025-05-06 02:49:46
大字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噼里啪啦的键盘敲击声,伴随着一声舒坦的长叹)

得嘞,各位老铁,屏幕前的您呐,甭管是刚摸上方向盘的小年轻,还是驾龄够开博物馆的老司机,咱今儿个就着一杯保温杯里的枸杞菊花茶,好好唠唠这十年,咱们跟车这点事儿,到底是怎么个乾坤大挪移了!

一、那年头,车是脸面,是衣锦还乡的-四个圈儿-

(嘬一口茶,眼神飘向远方,仿佛穿越回十年前)

您还记得不?差不多是2013、14年那会儿。

那时候,你要是没辆车,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尤其是在北京这种地界儿,没个-京牌儿-傍身,感觉自个儿都矮人一截。

我跟您说,那时候买车,那阵仗,啧啧!

就拿我自个儿来说吧,2013年春天,揣着攒了好几年的血汗钱,心里头跟揣着个兔子似的,蹦跶着就进了家合资品牌的4S店。

那店里啊,弥漫着一股子速溶咖啡兑着新车皮革的混合香味儿,甜腻腻的,让人有点上头。

销售小哥,倍儿精神,西装笔挺,头发估计用了半罐发胶,苍蝇落上去都得劈叉那种。

他拿着个计算器,-噼里啪啦-一顿按,跟打算盘似的,然后特诚恳地看着我:-哥!您瞅瞅这方案!首付三成,月供也就四千八!压力不大,现在年轻人都这么整,一步到位,多有面儿!-

-面儿-!对,那时候买车,最重要的就是这个-面儿-!好像你开的车,就直接决定了你在社会上的段位。

旁边展厅里摆着辆顶配的SUV,旁边围着一家子,男主人挺着个啤酒肚,指点江山:-就要这个!全款!-那气势,恨不得当场就把车开走,直接开上长安街阅兵去。

我当时心里也痒痒啊,谁不想一步到位呢?可摸摸口袋,再想想往后每个月雷打不动的月供、油钱、保险、停车费……哎,最后还是提了辆紧凑型轿车。

就这,开回老家,街坊四邻都得围上来看半天,我爸妈脸上那光彩,简直比过年还热闹。

说到这儿,我想起我老家隔壁单元的王叔。

那可是个实在人,一辈子勤勤恳恳。

有一年,他儿子出息了,在北京挣了点钱,说要给他换辆好车。

王叔一开始还挺乐呵,结果一听儿子要贷款给他买辆奥迪A6L,当时就炸了毛。

他家那动静,我住五楼都听得真真儿的。

王婶那大嗓门,穿透两层防盗门:-嘛玩意儿?贷款买奥迪?你当你爹是王思聪啊?咱家啥条件你不知道?打肿脸充胖子,将来喝西北风去啊?-

吵归吵,最后那辆锃光瓦亮的黑色A6L还是开回了河北老家。

嘿,您猜怎么着?效果拔群!车一进村,村口小卖部老板娘,平时抠搜得不行,那天硬是追出来塞给王叔两包软中华,脸上笑得跟朵花儿似的:-哎呦喂,老王哥,您这可真是发达了!瞧瞧这车,真气派!啥时候也带带我们家二小子呗,让他也沾沾您的光!-王叔那叫一个扬眉吐气,腰杆都挺直了不少。

那段时间,他没事儿就开着车在村里转悠,享受着乡亲们羡慕嫉妒恨的目光。

但是!重点来了!这才几年光景?世道说变就变了。

前段时间我回老家,看见王叔蹲在村头新建的充电桩旁边,跟几个开网约车的司机师傅唠嗑呢。

凑近一听,只听见王叔唉声叹气:-早知道啊,当初说啥也得买辆比亚迪!你瞅瞅人家这电车,一度电跑老远,一个月电费才几个钱?我那奥迪,一脚油门下去,感觉烧的不是油,是人民币!现在这油价,加满一箱油,我这心都跟着滴血。

唉,当初买奥迪的钱,要是省下来,加上这几年的油钱保养钱,都够给我闺女在市里付个学区房首付了!-

您听听,您听听!这才几年?当年那个衣锦还乡的-四个圈儿-,如今成了-悔不当初-的代名词。

你说这变化快不快?哈哈!

二、V6情怀?不,现在流行-电门响应-和-智能座舱-

(放下茶杯,身体前倾,语气变得兴奋)

说到变化,那可不光是老一辈的想法在变,年轻人,尤其是那些在大城市打拼的,观念转变得更快!

还记得去年吧,我在国贸地库等人,旁边缓缓停下一辆白色的特斯拉Model Y。

车门一开,下来一位,嘿,这不是老张嘛!这位老兄,当年可是我们圈子里出了名的-V6发动机死忠粉-,聚会时张口闭口-声浪-、-推背感-、-机械素质-,对电动车嗤之以鼻,说那是-没有灵魂的交通工具-。

结果您猜怎么着?现在这位老兄,三句话不离-电门响应速度-、-OTA升级-、-智能辅助驾驶-。

我跟他打招呼,他第一句话就是:-哎,哥们儿,你试试我这车,这电门,踩下去嗖一下就出去了,红绿灯起步就没输过!比我以前那V6爽多了!-

我当时就有点懵,问他:-老张,你那V6情怀呢?喂狗了?-

他嘿嘿一笑:-情怀能当饭吃啊?再说了,科技改变生活嘛!你看我这车机,-他指着中控大屏,-导航、听歌、看视频,全都有。

还有这语音助手,叫‘擎天柱’,比我媳妇还懂我!-

说到这-擎天柱-,老张给我讲了个段子。

上回他开车去簋街吃小龙虾,路上用语音导航。

快到地方了,那AI冷不丁冒出来一句:-前方五百米抵达目的地。

检测到附近有多家网红小龙虾店,评分最高的是‘胡大’,排队时间预计45分钟。

已为您搜索到附近药店有售解腻的酸梅汤,需要现在帮您下单预定吗?-

老张当时就惊了,方向盘都差点打歪,直犯嘀咕:-我靠!这AI怕不是成精了吧?它怎么知道我想吃小龙虾?还知道我吃完得喝酸梅汤解腻?-整得他现在开车都有点-被迫害妄想症-,老觉得车里有个隐形的-管家-在监视他。

哈哈!您说逗不逗?以前咱们觉得车就是个铁壳子,四个轮子加一个发动机。

现在呢?好家伙,整个一移动的智能终端!能动嘴解决的事儿,绝不动手。

导航动动嘴,空调动动嘴,听歌动动嘴,甚至还能跟你聊天解闷。

对了,还有个更有意思的地方。

您知道现在海淀那帮码农怎么称呼开不同车的人吗?上周末我去后厂村找朋友,他们那个大厂的停车场,简直就是个新能源车展。

充电桩比停车位还抢手,居然还贴着-早C晚A-的梗——早上来公司抢充电桩充电(Charge),晚上下班开自动驾驶(AutoPilot)回家。

我朋友跟我说,他们内部论坛上,管开燃油车的叫-烧锅炉的-,意思是技术落后、污染环境;开电动车的呢,自诩为-数字游民-,代表着科技、未来和环保;最有意思的是啥?是那些骑共享单车或者自己骑自行车上下班的,被尊称为-低碳贵族-!您瞅瞅,这价值排序,是不是有点意思?

所以啊,别再说啥V6情怀了,那玩意儿在-电门响应-和-智能座舱-面前,越来越像上个世纪的古董。

不是说它不好,而是时代变了,大家的兴奋点不一样了。

三、养车?不了不了,打车比养车香多了!

(身体靠回椅背,摊开手,做无奈状)

说到这儿,就得聊聊另一大趋势了——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开始觉得-养车-是个负担,远不如-打车-来得香!

您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好不容易摇上号或者拍到牌,兴冲冲买了辆车,结果发现,糟心事儿才刚刚开始!

先说停车。

现在大城市里,找个停车位比找对象还难!小区里车位死贵,一个月大几百甚至上千;公司停车费也不便宜;出去吃个饭逛个街,转悠半小时找不到车位是常事,好不容易找到了,一看收费标准,心疼得肝儿颤。

我有个朋友,住在市中心老小区,没固定车位,每天下班回家第一件事不是吃饭,是开车在小区里转圈圈找车位,跟玩-抢车位-游戏似的,运气不好能转悠一个小时,比上班还累!

再说费用。

保险一年好几千,保养一次小一千,油价跟过山车似的忽高忽低(当然,现在电价也涨了点,但总体还是比油便宜),偶尔来个剐蹭罚单,那都是钱啊!一年下来,养车的钱,少说也得一两万,要是车价高点或者开得多点,三四万都打不住。

这还不算完,还有时间成本!验车、修车、处理违章……哪样不得花时间花精力?

所以啊,现在很多年轻人想明白了。

就像我那个刚毕业的表弟,家里条件不差,我姑姑姑父琢磨着给他买辆车代步。

结果人家直接拒绝,自己花几千块买了辆九号电动车(就是那种小小的电动滑板车或者平衡车),美其名曰-四轮平替-。

他给我算了一笔账:每天骑电动车通勤,单程半小时,零成本,还能锻炼身体。

要是刮风下雨或者距离远,就打车或者坐地铁,一个月交通费撑死几百块,也就够买几杯瑞幸咖啡的。

周末想出去玩?租车呗!现在租车平台多方便啊,各种车型随便挑,一天也就几百块。

算下来,一年交通总花费,比养车省太多了!关键是啥?省心!不用操心停车、保险、年检、保养这些破事儿。

他还特-凡尔赛-地跟我家老爷子说:-爷爷,您那辆老皇冠,还是留着当传家宝吧,比我这‘四轮平替’金贵多了!-气得我家老爷子直瞪眼,说他-败家玩意儿,一点不懂车的浪漫!-

哈哈,您说谁对谁错?其实没啥对错,就是选择不同了。

对了,还有个事儿能佐证这个趋势。

还记得前面提到的那个前同事陈姐吗?当年为了车漆上的一道小划痕,能跟物业保安大战三百回合的女强人。

上个月我在团结湖地铁站碰见她,您猜怎么着?她挎着个帆布包,正耐心地教她闺女认地铁线路图呢!

我挺惊讶,问她:-陈姐,您那辆大奔呢?今儿限行?-

她噗嗤一笑:-卖啦!挂二手车市场半年,那叫一个难卖!车商一开口就说我那车机系统太老,导航还是十年前的地图,得照着指导价对半砍,还得看有没有人要。

最后索性亏本处理了。

-

-那您现在怎么出行?-我更好奇了。

-地铁、公交、打车呗!-她指了指旁边背着小提琴包的闺女,-省下的油钱、停车费、保险费,我给她报了三个兴趣班,钢琴、小提琴、芭蕾舞。

这不,刚下小提琴课,准备坐地铁回家。

说实话,这可比以前堵在路上,在奔驰后座给她喂儿童套餐体面多了!孩子也高兴,说坐地铁能看好多‘跑跑侠’(地铁里的广告人物)。

-

您瞅瞅,连曾经把车当-脸面-甚至-武器-的女强人,都开始拥抱公共交通了。

这说明啥?说明大家越来越理性,越来越注重实际的效用和成本了。

面子?在真金白银和生活品质面前,好像也没那么重要了。

四、从-钢铁战甲-到-智能家居-,车不再只是车

(端起茶杯,若有所思)

您说这汽车消费,是降级了吗?我倒不这么认为。

我觉得,这更像是一种-返璞归真-,或者说,是价值的重塑。

前阵子采访一个国内挺火的新能源车企的高管,席间聊起这个话题,他说了句话,我印象特深。

他说:-以前啊,大家买车,追求的是‘钢铁战甲’,要安全、要性能、要品牌带来的那种征服感和安全感。

但现在,尤其是对年轻一代来说,车越来越像一个‘轮子上的智能家居’。

-

-智能家居-?我当时还愣了一下,后来仔细品了品,嘿,还真是这么个理儿!

您想想,现在的车,尤其是电动车,越来越强调什么?大屏幕、智能语音、自动驾驶辅助、舒适的座椅、氛围灯、好音响……是不是跟咱们装修房子追求的东西越来越像了?恨不得把家里的客厅、书房、影音室都搬到车里去。

就像我那个在郊区开民宿的发小,以前为了接送客人方便,买了辆别克GL8,空间大,坐着舒服。

但后来发现,油耗高,停车难,利用率也不算太高。

去年,他一咬牙,把GL8卖了,换了辆五菱MINI EV。

对,就是那个被称为-老头乐Pro Max-的小电动车。

我当时还笑话他:-你这民宿老板,开个‘小不点儿’去接客人,不怕掉价啊?-

结果人家跟我算账:-我这民宿离地铁站近,大部分客人都是坐地铁来,我开小MINI去接一下,方便得很,还好停车。

关键是省钱啊!以前GL8一个月油钱就得一两千,现在小MINI一个月电费才几十块!省下来的钱,我给每个客房都装了小度智能音箱,客人体验直线上升,现在我这民宿在携程上的评分,噌噌往上涨!-

您瞧,对他来说,车的主要功能已经从-撑门面-变成了-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实用工具,省下来的钱投资在提升核心业务(民宿体验)上,这买卖,划算!

这种变化,在网上也能看出来。

以前逛汽车论坛,热帖都是啥?-XX车型零百加速实测!-、-XX和XX的操控谁更牛?-、-涡轮增压和自然吸气哪个好?-……讨论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唾沫星子横飞。

现在呢?您再去看看。

讨论-零百加速-的帖子下面,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神回复:-零百加速再快有啥用?我上下班堵在五环上,能用GPS测速就不错了。

-或者更绝的:-有那研究加速的时间,我用自动驾驶辅助,在通勤路上都读完半本《百年孤独》了。

-

有个ID叫-充电桩守望者-的老哥说得特别到位:-年轻那会儿,觉得推背感是男人的终极浪漫。

现在人到中年,发现能准时把孩子送到学校不迟到,老婆坐副驾不会晕车,周末能带全家老小轻松跑个短途,这才是真本事!-

哈哈,是不是说到心坎里了?

五、共享与觉醒:当车标不如一个共享账号实在

(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语气带着一丝感慨)

要说最让我觉得有点魔幻,甚至有点震撼的场景,是上个月在北京五环外偶然看到的一个地方。

那是一个巨大的露天停车场,停着密密麻麻、成百上千辆颜色各异的小型电动汽车,都是同一个共享汽车品牌的。

车身上落满了灰尘和飘落的槐花,有些车的轮胎都瘪了。

岗亭里坐着个看门的老李师傅,正拿着手机刷《狂飙》呢。

我跟他搭讪,问这些车怎么回事。

老李头都没抬,嘬着牙花子说:-还能咋地?退役了呗!共享汽车公司更新换代,这些都是淘汰下来的。

-

我看着那些车,很多看起来还挺新的,就问:-这才用了几年啊?就淘汰了?-

老李这才放下手机,瞥了一眼那些车,慢悠悠地说:-有些啊,最长的也就跑了三万多公里。

可现在这玩意儿更新太快了,电池技术、智能系统,一年一个样。

再说,现在年轻人呐,手机上点几下,网约车、共享单车、租车,啥都能叫来,谁还稀罕这种需要自己找车、停车、充电的‘固定资产’哟?这些铁疙瘩,过两年估计就得按废铁处理喽。

-

听着老李的话,看着眼前这片-共享汽车坟场-,我心里头真是五味杂陈。

一方面觉得有点可惜,这么多资源就这么闲置甚至浪费了;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认,这可能就是未来的趋势——拥有权不再重要,使用权变得更加灵活和经济。

汽车,正在从一种需要长期持有、精心维护的-重资产-,慢慢变成一种可以按需取用、用完即走的-服务-。

这种观念的转变,其实就是一种集体觉醒。

就像前段时间知乎上有个很火的回答说的:-当你发现,你住的小区里,那个最贵、位置最停车位上,停着的往往是辆最破、最不起眼的车时,你就知道,这个时代真的变了。

-为啥?因为真正有钱或者想明白了的人,可能已经不把钱和精力过多地投入到-车-这个单一的物品上了,他们可能更愿意把钱花在房子、教育、健康或者其他更能带来长期价值和体验的事情上。

前几天我们同学聚会,当年那个最爱把宝马、奔驰车钥匙往桌上-啪-一拍、声音最响亮的哥们儿,现在开着一辆特斯拉Model 3。

席间有人打趣他:-哟,X总,换口味了?不开‘大奔’改开‘电动爹’了?-

那哥们儿嘿嘿一笑,掏出手机晃了晃:-嗨,别提了。

现在这特斯拉,我弄了个家庭共享账号,我爸妈、我媳妇,谁用车谁开走,方便得很。

省下来的油钱和保养费,我给我爸换了个进口的人工关节,老爷子现在走路利索多了,天天去公园遛弯,精神头比我都好!-他顿了顿,看着手机屏幕上的家人照片,眼神特温柔:-说实话,这玩意儿,可比车标那点虚荣实在多了。

-

那一刻,包间里突然安静了一下。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好像都被这句话触动了。

是啊,车再好,它终究是个工具。

生活的重心,最终还是要落到家人、健康和那些实实在在的幸福感上。

六、未来的方向盘,握在谁手里?

(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炯炯地看着屏幕前的你)

唠了这么多,从十年前的-贷款买奥迪-到现在的-打车比养车香-,从-V6情怀-到-智能座舱-,从-钢铁战甲-到-共享账号-……咱们算是把这汽车消费观念的-变形记-捋了个七七八八。

您说,这到底是消费降级,还是理性回归?是无奈之举,还是时代进步?我自个儿琢磨着,可能都有点儿。

但我还是觉得,这是一种积极的、向变化。

大家不再被-车=身份-的固有观念束缚,开始更关注车辆的实际用途、经济成本和科技体验,这难道不是一种-返璞归真-吗?

最后啊,咱抛开现在,往更远了畅想一下。

等到无人驾驶技术真正成熟普及的那一天——注意啊,我说的是真正成熟,不是现在这种还需要你时刻准备接管的-辅助驾驶-——到了那一天,您会怎么选?

您是会怀念那种双手紧握方向盘,人车合一,一切尽在掌控的感觉?还是会彻底放飞自我,把驾驶权完全交给AI,自个儿躺在车里刷剧、睡觉、开视频会议,享受彻底解放的安逸?

就像我认识的一位开了几十年车的老驾校教练,姓赵,特逗。

他把他那些泛黄的驾校教材都当纪念册给收藏起来了。

上回跟他喝酒,他喝得有点高,拍着大腿跟我说:-兄弟,我跟你讲,再过些年,孩子们考驾照,考的怕不是怎么开车喽!估计得改成考怎么跟AI有效沟通,怎么指挥AI停车入库,怎么处理紧急情况下的AI接管预案!-

(光标在屏幕上闪烁了几下,留下最后一行字)

您品,您细品。

这未来的方向盘,到底握在谁手里?这车轮滚滚向前的时代,又会把我们带向何方呢?

(键盘声停止,只剩下保温杯里茶叶舒展的细微声响)

得嘞,今儿就先唠到这儿。

分享到
037165901996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