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外媒试驾小米 SU7: 平替王者抄袭怪, 雷军狠到家了, 他敢打两折!
来源:红星资本局 2025-05-09 02:46:13
大字

他们本意想找找缺点,嘲一波。

结果测评结果一出来,外国车友评论区里嗷嗷直喊真爱真便宜真想要!

要说德国电动车媒体 Electrive ,他们在当地电动车领域还挺权威的。

平时专爱挑保时捷、特斯拉这种豪车名车“开刀”,结果这回盯上了咱家的小米SU7。

试驾以后竟然写了篇万字长文,又是夸又是踩,势必要将小米Su7里里外外摸通透。

起的标题也很有意思:《First Drive: Xiaomi SU7 - Tracing the Rise of Xiaomi》

(试驾初体验:小米 SU7—— 追踪小米的崛起)。

咱挑重点的说,主要夸了啥?

他们实测SU7 Max破百2秒8,竟然比保时捷Taycan TurboS快0.3 秒。

中国高速限速120没道理,掩盖了SU7的潜力,可惜了。

据说,德国高速限低不限高,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外媒这阵子都没闲着,积极的测试国产的蔚来啊,小鹏啊,比亚迪啊,乐此不疲。

专业的评价是这样的:SU7过弯侧倾小、转向精、底盘硬。

“小米很会研究用户,雷军是真的在认真学习保时捷,造出了运动化的电车。”

“它用生态捆绑收割用户,疯狂的性价比难以想象。”

“21.59万元起步,封顶30万,堆砌骁龙8295的芯片,车家联动的生态系统当标配,雷军是下了血本。”

德媒还是忍不住踩一踩,实测过后,放言SU7车道画龙,智能变道犹豫。

外媒直言:“连屏幕都不多给一块,先把 L2 级做好吧,吹什么L4!”

在性能智能方面,其实可吐槽的点不多。

SU7最为外媒诟病的,还是它的模样。

外媒直指它是缝合怪,是汽车界的拼多多,偷师保时捷的车身、阿斯顿马丁尾灯。

外媒酸评:“雷军的豪车梦,根本没有原创设计支撑。”

德媒这次测评的竞品车型分别有保时捷 Taycan、特斯拉 Model 3、比亚迪汉 EV 等车型,重点结果看表格会更直观:

外媒的酸,咱也能理解。

国企汽车的崛起,势必要瓜分全世界的汽车市场。

“价格屠夫”小米SU7太狠了,雷军将50万汽车级别的性能,狂野的塞进30万的车里。

一波大招屠世界,不分敌我全干倒。

保时捷和特斯拉咔咔降价,小米SU7可不无辜。

外媒感慨:“传统车企的末日来了,信息差已经骗不了用户,小米明码标价,这是来自拼车车的降维打击”。

在外媒嘲讽小米抄袭的言论背后,是根深蒂固的文化偏见!

咱自己也得承认,SU7的外形设计有借鉴的地方。

但是吧,它也有很多原创点。

小米澎湃OS 机系统!风阻系数0.195Cd!

这些原创价值,不应该被忽视。

整体来说,咱国产电动车在供应链成本、科技化和电池创新上的优势,确实让欧美车企坐立难安。

福特的CEO 吉姆・法利甚至偷偷试驾了SU7,他坦言道:“中国电动车很难复制”。

雷军的野心太大了,他要用手机思维重塑全世界新能源汽车的规则。

打直球,不玩虚的。

高配置,高颜值,低价格的策略收割全世界的汽车用户,同时用生态系统增加用户黏性。

至于外媒嘲讽的抄袭没创新,其实车友并不买账。

正如德媒Electrive实测小米SU7的文章下面,一水儿的德国车友嗷嗷喊:我爱SU7!我想买他!

对于消费车来说,用零头的价格,买到极致的享受,谁能不愿意呢。

雷军虽说要先搞定国内市场,可SU7靠着性价比杀出了国门。

它不是一辆车,是小米面向世界车企下的战书。

一波大招血满条:名字就叫性价比!

(注: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 Electrive 原文及权威第三方测试,杜绝杜撰。)

分享到
037165901996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