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博主打假风阻系数引热议, 车企纷纷调整宣传语, 消费者购车需谨慎
来源:浙江日报 2025-05-10 04:31:52
大字

风阻系数这玩意儿,真能让电动车跑得更远,还是车企忽悠咱们老百姓的“皇帝的新衣”?

说白了,这几年汽车圈,尤其新能源车企,卷得那叫一个天翻地覆。啥零百加速、智能驾驶,都快卷烂了。你方唱罢我登场,恨不得把自家车吹成“宇宙最强”。可消费者也不是傻子,你吹得天花乱坠,真开起来啥样,心里门儿清。这不,最近风阻系数又成了新战场,各家车企都铆足了劲儿宣传自家车风阻有多低,好像低一点就能上天入地似的。

结果呢?啪啪打脸的来了!

先是阿维塔12,官方数据Cd=0.21,吹得震天响。结果有个博主看不下去了,自掏腰包花了大价钱去测,结果出来Cd=0.28,直接打脸。这下可热闹了,阿维塔官方赶紧跳出来说人家博主测试不严谨,说要安排“国家专业机构”重新测。阿维塔科技副总裁雍军更是在微博上直接开怼,指责博主不专业。博主也不是吃素的,直接回击。你品,你细品,这到底是心虚还是自信?

紧接着,小米SU7也翻车了。Ultra版上市的时候,官方搞了个价值4.2万元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选装包,号称“空气动力学设计”,能“前部空气高效导流”。结果呢?车主用鼓风机一吹,发现根本不通风!感情这“双风道”就是个摆设,中看不中用。后续有博主拆解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

这俩流量大户一出事,整个行业都慌了。连夜改宣传资料,把风阻系数那一栏弄得模棱两可,生怕引火烧身。可问题是,这风阻系数,以前也没人当回事啊,怎么就突然成了新能源车企的“香饽饽”了?

这事儿还得从特斯拉说起。马斯克那家伙,营销鬼才,把风阻系数跟特斯拉的科技含量强行绑定,让消费者觉得风阻低就是牛X。其他车企一看,这招好使啊,赶紧学起来。尤其纯电轿车和SUV,不拿出个“刷新纪录”的风阻系数,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像什么小米、智界、极狐、阿维塔,甚至奔驰,都加入了这场“风阻大战”。

为啥燃油车不咋重视的风阻系数,到了新能源这儿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了呢?说白了,还是续航焦虑闹的。电动车嘛,最怕的就是没电。风阻低一点,就能省点电,续航就能多跑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这谁不想要?而且,风阻系数还跟汽车的设计水平和研发投入挂钩,好像风阻越低,就代表车企越有实力。

这风阻系数的测试门槛也太高了!普通人根本搞不清楚,连专业车评人、汽车行业专家都很难拿到真实数据。想知道真相?先掏个十几二十万,去风洞实验室测一下再说。这价格,一般人谁能承受得起?

而且,国内还没个统一的风阻系数测试标准,各家车企想怎么测就怎么测,结果出来的数据也是五花八门,让人摸不着头脑。就算车企说要“进行国家标准专业测试”,你也搞不清楚他们到底是怎么测的,结果是不是真的。

就拿阿维塔那事儿来说,人家博主想再去别的风洞实验室测,结果人家直接说“必须征得车企同意”。这不就等于把路给堵死了吗?风阻系数,彻底成了车企的一家之言。

也有车企想改变这种局面。比如,蔚来汽车公开分享了其在ET5车型上进行风阻系数优化的方案,长城汽车开放环境风洞实验室给媒体参观,这些举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消费者对于汽车风阻系数测试的认知。但作用还是有限。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也组织过风阻系数测试标准的研讨会,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也发布过相关指导文件。但这些都只是参考,没有强制力。

车企们与其在风阻系数上玩文字游戏,不如把心思放在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上。消费者买车是为了开,不是为了看数据。把车做好,比啥都强。至于那些虚头巴脑的宣传,早晚会露馅儿。

车企们,悠着点吧,别把“狼来了”的故事讲太多,到时候真没人信了。

分享到
037165901996 回顶部